七月刚过那会儿,杨哥在楼下车库又碰上我,说最近几款新能源轿车的销量都快赶上他当年开的桑塔纳了。我翻了下手机,数据显示吉利星愿又冲到头一把,4万多辆,吉利这车最近社区里倒是见得多,尤其是新交付的三号楼,几乎每晚都能听到倒车提示音“请注意安全”。
说起来,秦PLUS新能源也稳得很,三万多辆,老张那辆一年前买的时候还纠结过是买燃油还是混动,现在看纯电的秦L和小米SU7也都强势崛起。SU7这车圈里有种说法,说是中高端电车智能化拉满,群友自测过几次语音控制,结果一到河南方言就识别不太灵,反倒是开暖风挺快——这都是后话。
第三名那款宏光MINIEV是城市里通勤的“代步小王”,听菜市场李师傅讲,雨天电量掉得比平时快,尤其是夏天开空调,电耗噌噌地往下掉。轩逸也没退场,燃油版还能冲2.6万辆,售后小马说维修成本其实不算高,前阵子换电瓶只花了三百多。
榜单里还有合资那几位——大众朗逸2.3万辆,凯美瑞也排到前十,平常小区里一个星期就能碰见七八辆。迈腾跟帕萨特越来越像“双胞胎”,师傅说迈腾的底盘调教偏软,帕萨特则稍微硬上一点,不少车主抱怨新款油耗比老款高点。宝马3系与奥迪A6L这两档,豪车圈常见竞争,水果摊大姐说就跟她家小区里的“假豪车”似的,“外头壳子好看,里头一样堵空调滤芯。”奔驰E级0.8万辆那是标配“老板座”,隔音材料其实比上一代有缩水迹象,今年刚修过两辆,师傅推断用料在悄悄变。
比亚迪海鸥、海豹06这些新势力新能源车也不省油,价格上看着便宜,可小鹏车主群里吐槽,鱼鳞式座椅加热没啥用,夏天窝着反倒更热。
SUV那块儿,还是特斯拉Model Y最能打——三万一。上星期四,路边修车摊子张师傅说,这车电池托底造型容易堆积尘泥,车主都得定期洗底盘。问界M8、博越L紧跟其后,不过两万辆出头。小区里丰田RAV4还是主流选择,经济系家用车家家自称买得起,实际上配件贵得离谱,后视镜换一个都要过千。
宋PLUS新能源、元UP这些,比亚迪集团脚步很快。宋L DM-i据说能用纯电跑城内,油电混动成了社区新宠。理想L6中大型SUV,江湖上叫“移动别墅”,其实空调管路有点小毛病,维修店师傅遇见的不算少。
途观L跟探岳,属于德系里亲兄弟,一到换季论坛上吐槽胎噪的帖子就多。销售顺嘴提过,双车战略压货压力很大,库存偶尔会降价清理。丰田锋兰达、小型SUV元UP,家里有老人,座椅进出不费劲,曾经新车时方向盘有点异响,厂家派了技术员来看,说是批次问题,后来批量召回解决。
MPV市场冷静得很,七月份没有哪个冒头超万辆。腾势D9刚悠悠冲回销量第一,7,642辆——比赛那多301。岚图梦想家紧挨着,别克GL8插电混动慢慢往前爬,两者群友经常争论座椅按摩到底给不给力。有朋友吐槽别克的座椅加热接口老出毛病,高山MPV前阵子邻居修了一把印尼进口减震器,效果一般。
理想MEGA与传祺E8新能源这些,销量也就两千多,库斯途不算冷门但养护成本略高,传祺M6去年年底那批水泵容易渗漏,技师跟我说是热塑胶材质老化。比亚迪夏、奥德赛这些要么主打混动,要嘛空间变形厉害,前辅料用多了坐着有异味,新车主反映最多。
跟群友聊到MPV时,好几个人说买车得看家庭人口、养护预算,还得考虑城市限行。销售那边流传着一句话:“七座未必适合所有人,多的座有时候闲着落灰。”这话还真不假。我听技师提过,有一年传祺M8开去大连外滩,正好赶上大暴雨,七个人塞满,最后副驾驶门锁卡住,电控开关维修花了小两千。
至于轿车和SUV那前二十名,长长的名单也摆在那里。偶尔车友群里就有人叨叨哪款新车的“隐藏配置”其实早取消了,比如朗逸自动雨刷就分批出现过故障,经常“唔啦唔啦”乱扫。真遇上大雨那就麻烦,得手动指挥。
说到底,这七月的各类车型销量虽热闹,但实际风声水起,养护、小毛病、配置暗改都没一点上榜时说得那么欢腾。楼下杨哥的星愿才刚做首保,油水还加多了半瓶,说这牌子南京开出来的师傅都“手重”,你信不信?等哪天好好聊聊这辆车过两次事故无伤大雅的故事,反正他车标掉了还是接着用,谁家车库里没点八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