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买摩托车,跟买充电宝一样,都得先看看型号后面的兄弟姐妹是谁。毕竟,这厂家们已经开始认祖归宗了,平台共用就像过年团圆饭,大家都得上桌,不挂个牌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车。有种“你有我有大家有”的集体荣誉感,仿佛摩托萨摩耶都要搞家族联谊,不然销量生在谁身上都心虚。比如KTM最近这波,靠着390 Duke平台一口气生出来四款新品,什么Enduro R、Adventure R、Adventure X、SMC R,堆着堆着,摩托车都快成多胞胎选秀节目了——家族企业,风格统一,从印度溜达来一大车。
一提起来“双运动”摩托这玩意儿,街头巷尾总能碰上一些二愣子,骑着牌照齐全的越野车去上班,一路上满是螺丝刀的自豪感,一副今天我能翻山越岭,明天我就能骑着去KPMG打卡。可惜,KTM 390 Enduro R其实不是他们心里那种周末飙泥、周一挤地铁的两用机,它是比690 Enduro R便宜得多的小抄本。690那家伙主打全能,什么探险基因啊,越野灵魂啊,轮完了又能在办公室门口停不丢面子。390 Enduro R,嘛,更亲民,更容易上手,还更便宜,适合我们这种预算有限,梦想无限的俗人。
说到价钱,发达国家人骑本田CRF300L和川崎KLX300的时候还在算养老金,奥特曼KTM靠和巴贾(Bajaj Auto)干起了国际分工,从设计研发到代工组装,薅成本薅出新高度,整得售价比同级别那些老前辈还低上一截。我们这帮“禁止进口使我幸福感翻倍”党,想拥有还得苦等神秘渠道,最终都得参考美利坚的售价洗眼泪。当前看,390 Enduro R只比如今优惠后的KLX300贵一点点,堪称“地板价入门款”,再往下砍就得骑自行车了。
说起动力,LC4c发动机一直被KTM拿来做灵魂标配,逢人就吹“小排量钢炮”。今年KTM的工程师终于把杯面泡面升级了,排量从373cc涨到399cc,发动机参数飙到44匹马力、39牛米扭矩,活塞以外全部重做,专门对着2024款390 Duke平台发力,RC 390这老同志还在穿2024年款老外套,剩下的兄弟都用上了新引擎。
如果说以前的LC4c单缸已经很能打,那现在的这个加量不加价,能给你带来鱼跃龙门的快感。快排一上,手感又顺滑又爽脆,骑着上下挡玩快门像打麻将一样上头。高转爆发力一出,瞬间劈开同级市场。不过嘛,这发动机低扭有点儿欠费,海拔一高以后更是显示余额不足,爬坡拉扯嘛,摩托觉得自己是电瓶车,转速不够都想打电话叫拖车。只要上了中高转,LC4c就开始蹦迪:马力一路冲刺不掉链,像是两冲程那种“只有风没有钱”风格,飞起来不讲理,慢速你就等着挨抽。
城市路况低扭折翼,快排反而成了生活必需品。巡航突然杀弯、甩尾、超车,LC4c这小钢炮终于有用武之地,滑动辅助离合帮你扮演恶人——就是得常年保持中高转速,你要懒癌骑法准掉牙,不是问题,毕竟咱人生也常常高开低走,适应就好。
再说电控,390 Enduro R就像用上了“PDD套餐”:线控油门,两种骑行模式(Street街道、Offroad越野),TC牵引力控制和ABS随便你玩,愿意的话都能关掉。仪表盘4.2英寸TFT,还能和KTM App连上手机,导航、听歌、打电话都行,标配USB-C,堪称摩界廉价智能机。切骑行模式那叫一个顺滑,哪怕关掉再开,设置还在,你要是不小心按到,也不用担心变成国产“重置狂魔”。
实际骑下来,Offroad模式下TC和ABS全部关闭,咱就能放心猛冲急刹,漂起来像是偷着乐。越野ABS前轮干预不多,后轮彻底撒手不管,好像爸妈只管你头发不给你零花钱。遇到松土沙地,ABS偶尔会多管闲事——可防火道和双车道适配度拉满,基本不用操心。电控这东西保护小白挺好,高手嘛,关掉就是条件反射,咱驾驶技术始终困在人生模式里,谁没有翻车的经历呢?
说到底盘调校,街车底子难掩身世,390 Enduro R主干用的是跟390 Duke一样的钢管编织车架,加了越野专属牛肉。副车架螺栓连接,空气滤箱重新设计,发动机安得老高,离地间隙直接提升,座高控成89厘米,做到所有“小个子”都不得不“跳一跳”。避震那就更讲究了,WP APEX前后双管齐下,前叉43mm倒立式,压缩回弹30段,后避震偏置20段,能分分钟调出你喜欢的“不舒服”。前21英寸、后18英寸钢圈,搭配胡说八道名牌越野胎,Metzeler Karoo 4能安静也能造孽,胎噪低到你可以专心享受心碎歌词。
制动系统用上ByBre家族,前285mm碟盘、后240mm,刹车卡钳紧跟时代步伐,抓地精准,漂移锁后或者暴力杀弯全都成事。油箱9升、车重165公斤,轴距1476mm,看数据那就是紧凑二哈,头管转向角27.1度,灵活得像做交易。
骑上390 Enduro R——你发现,自己是在街车皮里装了个越野心脏。公路表现更像滑胎赛,越野它也能跨界。你飞驰砂石路时,避震勉强能撑场子,但真碰上连续起伏大坑,后避震就开始骂娘,对抗触底能力有点“拖欠养老金”,跑得猛了避震得赶紧升级,不然你会怀疑买到的是“探险限量版”。这也怪不得厂家——数据摆在那儿,Enduro R和Adventure R一对孪生兄弟,区别没你爸妈嘴上说得多。
但你甭管极限场景,常规防火道、林道轻松切换,热血拉扯节奏,80km/h过碎石路摔得不明不白,避震初段硬支撑到底,后段抗底不太行,调调压缩回弹能缓解些,遇上沉重冲击最好别盲目自信。说到底,要把这车整成“避震大神”,还得自己掏钱升级,原厂只给你个经验教训。
脚脚部分倒是挺厚道,踏板宽,齿状抓地有力,拆掉橡胶垫越野感拉满,还能双向调节。外观也够骚气,和690 Enduro R一脉相承,侵略性和LED灯组一应俱全,摩托形象跃然纸上。人体三角设定舒服,铝合金车把三段可调,无论你矮胖还是高瘦都能压弯。内嵌图案真的不容易掉,看车不怕风吹日晒,只怕一晃神丢了钥匙。
座垫长条越野风格,支撑性好到可以当沙发,腿部包裹略微宽胖。高坐垫配高脚踏,个子太高的同学时不时要琢磨啥时候再瘦十斤——舒适度有点微妙,摩旅路上不够安逸,不过能跑得动就行,要求太高那是心灵鸡汤的事。
那问题来了,这车究竟是不是“最值的双运动车”?老实说,本田川崎确实亲民,铃木性能也不错,但论玩味、配置、调校灵活度,KTM 390 Enduro R才是真的给卷到了地板里。其他家光性能讲越野,但高速巡航拉胯还巨贵,铃木DR-Z4S直接多出三千五刀价格,说到底还是钱包决定出路。
KTM 390 Enduro R靠着5499刀的定价(折合人民币三万九出头),让预算有限的我们可以在享受“速度与激情”同时,还能用省下来的钱去领略什么才是穷游。它不是最猛的越野车,不是最专业的探险座驾,但它足够快,果敢,能跑高速,也能撒欢,关键还能让你手里还有点钱,去喝杯奶茶想想人生。
你要是问它有没有缺点?当然有,不然咱评论区都没人热闹了。比如避震拖了后腿,低扭动力难免无力感,个子太高的话姿势有些别扭,真正激烈越野还是得自己掏钱升级避震。但要是咱们都想追求完美,还骑什么摩托,直接上天多痛快。
回头再想,摩托车圈里这些“平台共用、家族绵延”的套路,好像比房市跟风还来劲。但390 Enduro R这代产品让大家明白一件事——不管套餐多复杂,定价够狠,性能够用,预算够低,你就是赢家。至于“Ready to Race”,咱们只差一条跨境物流和一份勇气了。
最后总结,很想让编辑部拍条短视频:“四万元骑KTM,五千元供房贷,余下二百五自我调侃。不够潇洒,但很真实。”所谓入门双运动,可能就是把荒诞活成了现实,大家乐呵呵笑着试驾,实际却是在感受自己钱包里的风暴。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