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

吉利刚刚在AI座舱技术发布会上扔出一颗震撼弹:即日起,全面停止非AI智能座舱研发。 这意味着什么? 传统车机系统正式进入倒计时,而取代它的,是一套能思考、会共情的“生命体”。 你准备好了吗?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这一决策直接终结了延续十年的功能堆砌式座舱开发模式。 从领克到银河,从极氪到吉利,所有品牌座舱研发体系被强制整合为统一战线。 统一AI OS架构、统一AI智能体、统一用户ID——这三个“统一”像三把手术刀,彻底切断了传统车机升级的老路。 如果你还在用菜单翻页找空调按钮,抱歉,这套系统已被吉利宣判“过时”。

他们正在构建的,是一套会呼吸的AI原生架构。 五层技术基座从底层重构了车机存在逻辑:最底层是200TOPS算力的AI Box和23.5 EFLOPS云端算力组成的双脑系统,中间层运行着全球首个70亿参数车端大模型,最上层则站着能自主决策的智能体Eva。 当别家还在优化语音识别率时,吉利工程师在实验室调试的是“情感共鸣阈值”。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实际落地的产品形态更令人瞠目。 Flyme Auto 2上那个实况桌面,已经能通过车身传感器实时渲染周边建筑物阴影;Alive壁纸随着电量衰减,会让数字花瓣片片凋零。 这些细节背后,是超自然引擎和时光引擎的双重驱动,把冷冰冰的车况数据转化成会呼吸的视觉语言。

但真正的颠覆远不止于此。 当传统车机还在执着于“响应速度小于1.2秒”时,吉利给Eva设定的核心指标是“默契度”。 在演示场景中,用户一句急促的“快点快点”,触发的不只是运动模式切换——导航自动规划出最快路线,座椅侧翼瞬间夹紧,甚至连空调风量都同步增强。 这种多模块联动不需要任何预设指令,完全依赖智能体的即时决策。

流动记忆功能的出现更重新定义了人车关系。 上周随口说的“喜欢靠窗座位”,此刻选餐厅时Eva会直接过滤掉无窗包厢;抱怨过某条路线太拥堵,下次途径该区域时车机自动弹出三个绕行方案。 这些动作没有唤醒词触发,就像副驾坐了位记住你所有习惯的老友。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儿童音区识别技术则暴露了吉利的野心。 当后排传来小朋友的提问,Eva会自动切换奶声奶气的童声频道,用绘本风格的动画讲解恐龙灭绝。 此时前导航仍在运行,只是主屏右下角悄然浮起个小窗,里面剑龙正被陨石砸得哇哇叫。 这种多线程处理能力,让很多旗舰手机都相形见绌。

开放生态策略同样激进。 Flyme Auto 2正在打通HiCar/CarPlay等所有手机协议,这意味着你那台iPhone 15 Pro Max能直接调用车机70亿参数大模型。 更关键的是,当系统检测到副驾在用手机选餐厅,中控屏会自动弹出该店评分;后排刷短视频时,头枕音响会定向发声。 这种无感互联,把“多屏协同”玩出了新维度。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影子模式的运作机制则细思极恐。 系统默认开启两套AI模型,主模型服务用户时,影子模型在后台观察学习。 当它发现用户每次启动都关闭自动启停,三天后就会弹出确认框:“检测到您总手动关闭启停,是否设为默认关闭? ”这种AI训AI的闭环,让系统版本号逐渐失去意义。

硬件层面的变革同样剧烈。 银河M9上那块30英寸6K天际屏,在演示中同时运行着三窗口:左区显示借道超车预警,中间是车道级导航,右边实时渲染着后方来车三维模型。 所有图像由车机自带200TOPS算力驱动,完全脱离手机或云端。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首批体验者将很快验证这些技术。 领克10 EM-P确定在九月上市首搭Flyme Auto 2,而银河M9三天后开启预售。 现有车主也不必焦虑,只要车机搭载高通8295以上芯片,年内都能通过OTA升级。 这场革命最残酷之处在于:传统车机连被降级的机会都没有,不符合算力要求的旧车型直接止步于AI时代门前。

当友商还在宣传“可见即可说”时,吉利已经让语音助手学会了察言观色。 Eva能根据声纹震颤度调整应答语速,焦虑时回应急促清晰,疲惫时转为温柔慢速。 这种拟人化不是靠预设脚本,而是端到端语音模型实时分析的结果。 座舱领域的竞争维度,从此被永久改变。

汽车座舱的物理边界正在消融。 通过G-Edge推理框架,Flyme Auto 2能让手机算力与车机算力池动态互补。 堵车时用手机玩3A大作,图像渲染其实调用的是车机闲置GPU;而车辆自动泊车时,座舱芯片却在帮手机压缩视频。 这种资源调度能力,让“智能座舱”的定义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

彻底告别过去!吉利发布Flyme Auto 2: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有驾

最令人心悸的是数据表明,搭载Flyme Auto的车型已达26款,用户超127万。 单月新增10万用户的增速背后,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的结果。 当银河E5创下20天交付破万纪录时,市场已经证明:没有AI加持的座舱,正在沦为下一个电阻屏。

传统车机的墓碑上或许会刻着这样的墓志铭:生于触控,卒于思考。 而此刻坐在驾驶座上的你,右手触碰的已不再是操作系统,而是具身智能的第一节脊椎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