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有车的朋友来说,洗车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围绕它产生的争论可真不少。
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小九九:有的人把车当宝贝,车身沾点土就浑身难受,恨不得天天洗、周周洗,觉得这样才是对车好;另一拨人则觉得车就是个代步工具,风里来雨里去,弄脏点才显得有故事,非要等到车身脏得快看不出本色了,才懒洋洋地开去洗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咱们车主圈里非常普遍。
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面前了:这两种做法,一个看似爱得深沉,一个看似毫不在意,到底哪一种对车的伤害更大呢?
恐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想错了,这里面的学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咱们先来聊聊那些特别勤快的朋友,就是每周都必须给爱车“搓澡”的。
这份爱车的心的确值得肯定,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座驾能随时保持光鲜亮丽。
但问题在于,如果方法不对,这种高频率的“关爱”很可能就变成了持续性的伤害。
很多人为了方便省钱,会直接在家里自己动手,顺手抄起家里的洗衣粉或者厨房的洗洁精,兑上一桶水就开始忙活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也是对车漆最直接的摧残。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基本常识:我们家用的这些清洁剂,为了达到强力去油污的效果,成分大多是偏碱性的。
而汽车的车漆,尤其是最外面那层保护光泽的清漆层,是非常娇气的,它最适应的是中性环境。
您用强碱性的洗衣粉去擦车,就好像我们天天用碱性很强的肥皂洗脸一样,时间久了,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脸会变得干燥、紧绷,甚至脱皮。
车漆也是同理,洗衣粉里的化学成分会毫不留情地分解掉车漆表面的蜡质保护层,让车漆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气、紫外线和酸雨中。
一次两次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日积月累下来,您会发现车漆的光泽度大不如前,变得灰蒙蒙的,失去了原有的饱满色泽,特别是白色车,会明显地发黄显旧,看起来比同龄车要苍老好几岁。
除了洗涤剂的问题,洗车工具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
很多人习惯用一条普通的旧毛巾,甚至是一些质地偏硬的刷子,觉得这样擦得干净、有劲。
殊不知,这正是在亲手给自己的爱车“毁容”。
车辆在外面行驶,车身表面会附着上大量肉眼难以看清的细小灰尘和沙粒,这些颗粒物的硬度往往比车漆还要高。
当您用一块夹杂着这些沙粒的毛巾在车漆表面用力擦拭时,实际上就等于拿着一张极细的砂纸在车漆上打磨。
这个过程会在车漆表面制造出成千上万道细微的划痕。
平时在阴天或者光线不好的地方可能不明显,可一旦把车开到阳光下,从侧面斜着一看,您就会发现车漆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的圈状划痕,这就是俗称的“太阳纹”。
这种损伤一旦形成,非常影响美观,想要彻底去除,只能通过专业的抛光处理,既费钱又会使原厂车漆变薄。
更有一些朋友花了几千甚至上万元给车做了镀晶或者贴了隐形车衣,这些养护措施的本质就是在车漆上覆盖一层保护膜。
如果您还用错误的方式频繁洗车,就等于在加速消耗这层宝贵的保护膜。
本来能管一两年的镀晶,在您每周一次的“热情”打磨下,可能半年不到就消耗殆尽了,钱花得实在冤枉。
有相关测试表明,使用不当方式频繁洗车的车辆,一年后车漆的老化和褪色程度,要比正常频率养护的车辆严重百分之三十左右,可见“越洗越伤”并非空穴来风。
听到这里,那些不常洗车的朋友可能要说了:“看吧,我就说不能瞎折腾,我的做法才是对的!”先别急着下结论。
如果说频繁洗错是“急性伤害”,那么长期不洗车,就是一种“慢性折磨”,其造成的很多损伤同样是不可逆的。
车辆长时间不清洗,车漆就成了一个各种污染物的“收集器”。
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要数鸟粪、树胶和工业粉尘。
鸟粪的腐蚀性极强,因为它含有酸性物质,一旦落在车上,经过太阳的暴晒加温,酸性物质会加速渗透,腐蚀车漆的清漆层。
如果超过一两天不处理,就很可能在车漆上留下一个永久性的斑点,怎么洗都洗不掉。
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直接把清漆层蚀穿,形成一个小凹坑,到那时候,除了重新喷漆,别无他法。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树上滴落的树胶和夏天常见的昆虫尸体,它们都含有腐蚀性的有机物,对车漆的伤害不容小觑。
此外,雨水,尤其是城市里的酸雨,也是一大隐患。
雨水蒸发后,会把雨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和污染物留在车漆表面,形成一个个水渍印。
这些残留物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慢慢腐蚀车漆,让漆面变得粗糙,失去原有的光滑手感。
除了对车漆的直接伤害,长期不洗车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比如,前挡风玻璃下的导水槽如果被落叶和尘土堵塞,雨刮器在工作时就会把这些脏东西抹在玻璃上,形成一道道泥痕,严重影响雨天行车的视线安全。
发动机舱的进气口如果被杂物堵住,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和散热,空调滤芯也会因为吸入过多灰尘而导致出风量变小,并散发出一股霉味。
更隐蔽的危险藏在车轮的轮眉内侧和车辆底盘这些我们平时看不到的角落。
这些地方积存的泥沙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并锁住水分,让金属部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这就为生锈创造了绝佳条件,尤其是在北方冬季撒过融雪剂的地区,盐分会大大加速锈蚀过程。
等到您发现车门下沿或者轮眉边缘开始冒出锈迹时,内部的钢板可能已经锈蚀得很严重了,修复起来非常麻烦。
所以,最科学的做法是找到一个平衡点。
洗车的频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它需要根据您的具体用车环境和天气情况来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如果您的车经常停放在户外,或者行驶在尘土较多的路段,那么保持7到10天洗一次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您的车多数时间停放在干净的地下车库,用车频率也不高,那么半个月甚至二十天洗一次也完全可以。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看情况洗车”,比如刚下完雨雪,或者经历了沙尘暴天气,或者跑完高速车身沾满了昆虫尸体,就应该尽快清洗,不要让这些有害物质在车上停留太久。
比起纠结多久洗一次,掌握正确的洗车方法才是重中之重。
务必使用专业的中性洗车液,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清洗,配备柔软干净的洗车工具,并在清洗后及时用吸水毛巾擦干车身。
定期为车漆打蜡或进行其他涂层养护,能为车漆提供一层有效的保护,减少外界环境和日常清洗带来的磨损。
归根结底,洗车不仅仅是为了面子好看,更是汽车养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让我们的爱车既干净又健康,长久地保持良好状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