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三伏天,各地对于电动车的管理力度并没有下降,恰恰相反的是,从7月起各地相继开启新一轮的严查。从骑车到停车再到卖车,进行各个环节的严查,扣车+罚款需要广大车主注意。
骑车严查:多类行为成重点目标
从7月起,全国诸多城市开启电动车新的整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展开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
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自7月10日起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明确列出十类重点打击的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深圳市的治理手段更具科技含量,采用“空地协同+跨区联动”执法模式,严查电动车进入快车道;上海市针对外卖快递行业推出“RFID电子号牌”,在全市800余个路口、路段布设采集设备,自动记录骑手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广州市开展无牌电动车专项整治。
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有整治行动。比较常见的检查有:不戴头盔、超员载人、占用机动车道和快车道、闯红灯、酒驾、无牌无证驾驶等等。这些都需要车主们多加关注。
停车严查:全链条整治重点
如果说骑行中的违法行为扰乱的是交通秩序,那么违规停放与充电则直接威胁着公共安全,尤其是消防安全。目前,这是全链条整治的关键节点,各地也相继更新了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的消防与社区管理部门正加大巡查力度,对堵塞消防通道、违规室内充电、占用楼道、携带电池和车辆进楼入户等行为,实施罚款和扣车,北京已有物业公司因管理不力被顶格罚款。
小甄个人是非常不建议将电动车或电池带到室内的,这种行为如同在家里安放了移动的“燃烧弹”,一旦发生火灾,高温、毒烟、蔓延速度快,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案例的惨痛教训已多次敲响警钟。7月7日上海就有一例,违规将车辆停在楼道,自燃后造成人员烧伤,车主已经被刑拘。
卖车严查:源头打击改装提速
今年9月1日新版国标即将实施,而目前各地市监局也在严查严管销售端,从源头打击改装、提速等违法行为。
各地多部门都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销售门店“解限速”、更换大电池等行为,还有容易被忽视的加装遮阳伞等等。不少门店和厂家已经因为非法改装被查,扣车和罚款外,还可能要停业整顿,希望广大厂商能够注意。
在下半年,严查销售门店将会成为常态化,尤其是新国标即将实施,各地肯定要严格落实,从源头抓违法。
总结
从道路骑行的违法行为整治,到停放充电的规范化管理,再到销售环节的改装整治,电动车管理正形成全链条闭环。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只要做好骑车遵守交规,在合理的地方停车,这就足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