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30 日,李想表示理想 L6 和理想 L5(暂时还没出)会坚守 20-30 万的价格区间。不会有 20 万以内的车型。
2024 年 2 月,在年度财报会上,创始人李想表示,未来五年,理想不会做 20 万元以下的车型。李想判断,到 2030 年,中国 20 万元以上的家庭用户市场中,理想只需要吃到 1/3,就可以实现超过万亿营收。
既然理想的 CEO 多次出来说不会出 20 万以内的车了,那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
主要是环境有变,如果站在 2023 年和 2024 年初的角度来看,理想确实不用出 20 万以内的车,但放到 2025 年 4 季度来看,结论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理想销量承压,市场比想象中残酷
2023 年 6 月 21 日,当时国家公布了新的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增程和纯电力度一样,李想当时表示 2025 年的目标是年销 160 万辆。
确实 2023 年的理想汽车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并不过分,从 6 月开始月销量稳定在 3 万辆以上,12 月份更是突破 5 万。
不过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本来寄予厚望的 MEGA 遭遇了舆论危机,同时直接导致后续的 i8 和 i6 推迟了一年,2024 年的销量增长远低于原来的预期(24 年理想卖了理想 50.05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33.1%)。
而 2025 年,随着增程 SUV 的玩家越来越多,理想 L 系列的销量开始顶不住了,6-9 月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 24%、40%、40%和 36%。
当然有个好消息是 i6 爆单了,目前理想 i6 到明年 1 月的产能都卖完了,李想本人对理想 i6 的稳态月销量预计是 9000-10000 辆/月,这里其实李厂长显然是故意「谦虚」了一下,毕竟现在舆情不好控制,要管理下预期,我个人预计理想 i6 的稳态销量能达到 2 万/月。
但这里有两大问题:一是理想 i6 的爆火是建立在其极致性价比的基础上的,相似配置的理想 i8 和 L7 要比理想 i6 贵 9 万元,理想 i6 的爆火也意味着 i8 和 L 系列更难卖了;二是即便理想 i6 能稳定一个月卖 2 万辆,对理想来说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李厂长的「2025 年五常论」还是上面提到的「年销 160 万辆」。
因此理想亟需拓展新的市场来拉高销量,而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进入更更低价的市场,那么假如理想现在杀入 20 万以内的市场有希望么?
20 万以内的市场竞争真的很激烈么?
很长时间一直有一种说法,10-20 万是比亚迪、吉利、奇瑞还有合资这些传统车企的领地,竞争无比激烈,新势力最好绕开这个区间。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
9 月份零跑卖了超 6.6 万辆,接近理想的两倍了,小鹏目前月销量能稳定在 4 万以上,其中 10-15 万的 MONA M03 贡献了近 40%,而就连大家都不太看好的蔚来萤火虫 9 月也卖了 5775 辆。
看到没有,这些所谓传统品牌的统治力都是纸老虎,新势力杀入 20 万以内的区间反而是有很多优势的。其中包括设计、营销、智能化等等。
道理非常简单,假如我想买一台 15 万左右的新能源 SUV,但比亚迪、吉利这些设计都太「老气」了,而且门店也不是直营,营销更是离年轻人十万八千里,比起车机、智驾这些更不是理想的对手。
可以说只要理想愿意杀入 20 万这个区间,肯定是能收获的不错的销量的。
如何降本?
当然造车不是做慈善,既然要杀入 20 万以内的区间,那肯定得大幅把成本降下来,价格下拉到 15-20 万的区间,同时还能至少有 15%左右的毛利。
这里我们以 23.98 万的理想 i6 为基准,看看能从这台车上降低哪些成本。
首先是智驾芯片,英伟达 Thor-U 肯定是不便宜的,这里理想有两种方案:一是我们熟悉的地平线方案,J6M 芯片,算力 128TOPS,对很多人其实来说也已经够用了;二是搭载理想的自研芯片(明年量产装车)马赫 M100,性能更强,但相比英伟达的芯片还是能省不少钱。
这里两套方案可以有 1-2 万的差价,前期估计自研的芯片产能不会很足,以地平线方案为主。
其次就是电池了,目前理想 i6 今年的产能都是宁德时代的 5C 电池,在理想 20 万以内的车可以用理想和欣旺达合作研发的理想牌电池,同时再新增一块 65 度左右的电池,充电速度也可以稍微降低,能达到峰值 5C、平均 3C 以上就行,目前理想 i6 这块 87 度的 5C 电池成本还是不低的(这个峰值超过 6C 了,平均充下来都能接近 5C 的水平)。
芯片和电池是两个大头,接下来就是底盘和车身方面了。
首先是底盘,理想 i6 标配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同时标配 CDC 和双腔空悬,这里双腔空悬肯定是可以去掉的,同时理想 i6 这套白车身还是比较高级的,扭转刚度达到 52014 N·m/°。20 万以内的车(i5 或者 L5)首先车身更短了,用料相对更少了一点,然后可以增加高强度钢的用量,减少铝合金的用量。
最后理想 i6 上的电吸门、压缩机冰箱这类配置也可以去掉。
上面一套操作下来,理想 i5 或者 L5 的起售价可以来到 17 万附近,大电池、四驱、高阶智驾都可以设为选装。
如果有这样的理想 i5 或者 L5,我个人是非常愿意买的。
最后,理想还有一个动机出 20 万以内的车,目前理想最「小」的车理想 L6 车长是 4.925 米,理想 i6 是 4.95 米,这两个车都是中大型 SUV,实际尺寸比保时捷卡宴更大,这个时候出一个 4 米 8 左右的中型车太合理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