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电梯故障案例汇总

本文汇总三菱电梯多种型号(GPS-2型、GPS-I型、GPS系列、GPS-II型、GPS-III型、HOPE型等)的常见故障及排查处理方法,涵盖急停、选层异常、称重装置故障、串行系统故障、继电器不动作、门机板故障等典型问题,为电梯维修保养提供参考。

一、GPS-2型电梯故障

1. 不规则急停(EA故障代码):一台运行8年的进口梯,出现不规则急停,出错后自动平层开门继续运行,P1板显示EA(抱闸故障)。检查抱闸开闭、电阻值(80-90欧姆)及电压正常,排除控制柜问题。进一步检测发现抱闸触点间隙仅1.0mm(正常2±0.5mm),抱闸铁芯腔内积油导致行程不足、伸缩不畅,电压波动时铁芯收缩引发触点接合。处理:彻底清洁铁芯和腔体,将铁芯行程调至1.5mm、抱闸间隙调至2.5mm,故障消除。保养提示:铁芯每3个月保养1次,定期检查调整抱闸及触点。

2. 底层选层不显示、自动返顶层:电梯正常行驶至底层后,选层不显示,自动以自学习速度上顶层,到顶层恢复正常,偶尔无快车,自学习后短期正常。原因:上强换接触不良。

3. 6-8楼突然停止、反平层至1楼:32层客梯(1-5楼无停站)运行至6-7楼或7-8楼突然停止,反平层至1楼恢复。检查门锁、安全回路、检修门开关等,更换P1板及门机板无效,最终重做称重后故障解决。

4. 门机故障:①开关门速度无法固定:调好后运行几次或锁梯再开梯速度变化,解决方法是将轿门门锁开关与光电开关动作距离分别调至9mm、5mm;②出现b代码、关门速度慢:检查OLT/CLT正常,断电恢复F代码,需查看位置开关是否正确或损坏(拔掉开关测试变化),轿门关闭时中缝距离(门锁与限位光电动作距离)分别为9mm、5mm。

5. 取消某层内选:可通过修改CC2实现。

二、GPS-I型电梯故障

1. 接近顶层急停(无故障代码):更换导靴后,运行接近顶层急停,慢车拖平可继续,非顶层正常。检查1USD、USR开关,撞弓与开关距离62mm(标准58±2mm)偏大,快车运行时撞弓扫过USR信号瞬间消失。原因:撞弓中间有30mm长、向内弯10mm凹陷,导致开关滚轮跳动。处理:修正撞弓变形,调距离至56mm,故障消除。提示:更换导靴后需恢复轿厢原位,保证撞弓状态及尺寸。

2. 并联梯快慢车均不能运行:两台并联梯突然无法运行,外围线路正常。优先检查群控部分,发现FERR、EMRR继电器不吸合,线圈无电压,最终查出CR保险管烧断。更换后恢复正常。原因:群控关键回路420C失压,NS(不服务)功能生效。

3. 外召唤无效、厅门无层显(EC故障代码):电梯自动运行,P1板显示EC(厅门串行传输错误)。检测P1板无问题,逐层检查外召唤按钮无直流电源,5楼按钮电源故障更换后仍无效,最终发现机房控制柜外召唤保险丝烧断,更换后恢复。提示:单个楼层外召唤电源短路(如整流稳压电源交流侧)可能导致所有外召唤失效。

4. 无法启动、#89灯灭(E5故障代码):检修及自动运行均无法启动,#89安全指示灯熄灭,显示E5(过电流)。断开主回路电源和逆变器-电机连线,检测IGBT及驱动板正常,检查交流互感器发现一个接线插头短路,重新处理后恢复。提示:故障代码对定位问题有明确指导作用。

三、GPS系列通用故障

1. 称重装置故障:轿厢重信号经绳头差动变压器DA转换传输至CPU,若称重装置异常导致重量值小于空载设定值,电梯无法运行。故障表现:无司机状态不能运行,维修状态可运行,取消称重功能(WGHO调0)后有司机状态可运行但P1板无显示。处理:清除绳头黄铜套与拉杆间杂物(不加油),调整差动变压器弹簧尺寸至37.5mm,输入空载、半载数据至P1板。

2. 串行系统故障:SPVF串行系统分机房-外呼梯、机房-内指令及指层器两支。故障表现:单个楼层出错仅该层不能呼梯;2个楼层出错则中间楼层不能呼梯;部分出错导致呼梯灯不灭;轿内出错导致指令全亮、电梯逐层停或指层器异常。处理:确定故障分支后更换芯片,系统含P1板接口芯片UPA67C、厅门盒芯片M5690/M5226、轿内呼梯/显示板芯片M5690/M5226,无需更换高价板。案例:电梯可检修、自动平层返回基站,但P1板串行灯stm不闪烁,按上述方法排查解决。

3. 89继电器不动作故障:安全回路通、外部线路正常但无法启动,89继电器不动作、灯不亮。需确认29安全回路正常(避免低电压假象),测量安全回路对地电阻及各点电压;若正常,检查P1板W1C-P09脚是否输出低电压,该点易损坏,查看输出三极管及走线可定位故障。

4. 门机板故障:门机板采用三相调压调速,关门后一相减压保持小力矩防开门,长期工作对器件要求高。门位置信号经光栅盘采样,开关门需观察LED灯“亮-灭-亮-灭-亮”,否则终端电机持续运行易损板。维修:门机板除非进水报废,否则可更换红色模块修复。

5. 一运行就自保故障:运行时检出故障(过电流、编码器无输出、拖动数据不匹配等),早前电梯无故障记忆。处理:无维修机时先查编码器(电机旋转输出2.5V交流电,停止<1VDC);编码器正常则查过电流(实际过流或DC-CT问题),在E1板检测CT偏置电压,异常则调整DC-CT的OFS电位器(参考SPVF安装调试手册)。

6. 门关一半又打开故障:高频故障,多因安全触板连接线因门运动折断或短路,导致接线时通时断,引发门动作异常。

7. 写入操作时楼层指示不闪故障:写入楼层高度(脉冲数、减速点)时指示不闪或闪后停止,数据无法写入。原因:门区信号和下强迫减速不正常。提示:下强迫减速信号有强迫楼层为1的作用,部分海外梯有2个门区信号,不能仅以DZ继电器动作或灯亮判定正常。

四、GPS-II型电梯故障

1. 上行减速电机“嗡”声:上行每层减速时电机发声(顶楼严重),下行正常。原因:蜗杆联轴器旁轴承(型号6311Z)损坏(肉眼不可见),更换后解决。该曳引机共四个轴承。

2. 随机楼层平层死机(EF故障代码):随机楼层平层死机,无层显、不能内呼、轿内无电,故障码EF(无法重新启动)。检查安全回路、称重、并联、散热均正常,每日故障1-2次,复位后短期正常。原因:平层感应器坏。

3. 急停后无法运行(SWDT灯不亮):运行中急停自动平层,P1板SWDT灯不亮,无法运行,送电后自动写程序恢复。更换P1板后故障消除。

4. 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梯:原因:控制屏内变频器风扇坏,引发变频器过热保护。

5. 门关后无法启动(E7、EF故障代码):门关闭后欲起动中止,5#及LB#吸合即释放,门重开,显示E7(直流欠压)、EF(不能运行)。原因:直流环路、电容、驱动板元件或预充电回路问题,检查发现D67、D68二极管阻值异常,处理后恢复。

6. 登记楼层时多楼层响应:自动状态下登记任意楼层,其他楼层也响应。原因:串行通讯回路故障,更换指令板(IC3(3773)坏)后正常。

7. 层楼数据无法写入(EF故障代码):层楼数据无法写入,向下平层开门,向上不平层后向下找平层,显示EF。检查编码器、平层感应器及隔磁板、减速开关、控制驱动板、P1板等,若门区b04电压不稳定,更换平层感应器后正常。

8. 平层不准确、运行“腾一腾”:平层不准,运行中有跳动感。原因:旋转编码器光电感应孔被灰尘封堵,清洁后故障消除。

9. 自动关门反复开门:关门时反复开门。原因:安全触板/光幕断线、触板开关接触不良或调整不当。案例:光幕线右侧光幕板与插件弯曲处内线接触不良(光幕通病)。

10. 运行中突然乱号:运行中乱号,重启后正常。需检查井道信息(减速/限位开关触点及高度)、安全回路开关接触不良、CPU故障。案例:上强迫减速开关触点不稳定,处理后恢复。

11. 运行到一楼后熄灭照明(EF故障代码):到一楼后轿厢照明熄灭、无法召唤,显示EF,复位后正常。检查下强迫减速开关无问题,取消称量后机房召唤正常,轿顶发现称重装置歪斜,调正后恢复,将WHGO调回8。

五、GPS-III型电梯故障

1. 并联梯每隔三层自动停梯:两台并联梯中一台每隔三层自动停,地下室自动下行,独立状态正常,外呼楼显闪烁。处理:将故障梯并联通讯光缆抽出并对换插口,故障消失,怀疑光缆问题。

2. 一启动就停止、启动吃力:启动即停,底层和顶层多发,检修正常,换驱动板和P1板无效。轿顶加人后故障消失,加砂子、清洗钢丝绳、调整安全触板后正常,启动仍抖,将空载值从74调至88,下行抖动消除。原因:安全触板相撞后开关动作,导致无快车。

3. 安装调试时楼层高度无法写入:15层15站梯楼层数据无法写入。检查井道开关、轿顶磁感器及隔磁板正常,磁感器动作次数与楼层数相符。原因:P1板软件设定为16层16站,与实际不符。处理:用专用仪器修改软件数据后写入成功。

4. 自动运行到一楼后锁梯(EF故障代码):检修正常,自动运行到一楼锁梯、照明熄灭,显示EF(不能再启动)。检查井道减速开关、取消称重均无效,打开一楼召唤盒发现电梯锁导线接错,重新连接后恢复。提示:基站召唤盒电梯锁状态及接线易忽视。

5. 不能开门、关门按钮常亮:不能开门,关门按钮常亮。原因:关门按钮或内呼板坏,案例中为关门按钮坏。

6. 无外呼(EC故障代码):无外呼,显示EC(向层站通讯故障)。检查DQ插件线路,④号线与②号线短路(电阻0欧姆),用分段法查到一楼外呼线被老鼠咬破短路,处理后恢复。

六、HOPE型电梯故障

1. 停层无照明、内外呼失效(EB故障代码):停在某层平层,轿内无照明风扇,外呼无层显、按钮无效,显示EB(向轿厢串行传输错误),断电重启恢复。处理:更换SBC-C芯片并升级(早期程序问题)。

2. 锁梯后约3分钟自动开门:锁梯关门后3分钟开门,门锁正常无故障码。处理:将电梯移至底层重新写入层高后正常。提示:井道终端开关轮子磨损易导致基站定位误差,需调整或更换。

3. 串行故障(EB、EC、EF故障代码):机房显示EB、EC、EF,线路一般不同时出多故障,轿厢与层站串行为不同线路,故障多在P1板(板坏或CC芯片坏)。案例:调换元器件发现CC芯片线路断裂,更换后恢复。提示:芯片接插需小心,避免脚位倒置损坏。

4. 门机动作缓慢(“4.”“5”故障代码):门机动作慢,关门后可运行,轿顶显示“4.”,送电后门机动作先显“5”再显“4.”。调节门锁与光电开关无效,查线路正常,拆门机板发现程序芯片SDC01-C-H之8脚与FPGA集成块第3脚间印刷电路断路,连接后恢复。原因:维修时撬程序块损坏线路。

5. 轿厢照明继电器常吸:医用梯照明继电器常吸,待梯5分钟自动关灯失效。原因:轿顶板坏,板上TLP3光藕(D6插件旁)损坏(HOPE通病)。

6. 换变频器即烧(E5、EE、EF故障代码):显示E5、EE、EF,换变频器即烧。检查发现变频模块坏,其他元件正常,最终查出电机线内部绝缘不良,升温后短路。提示:维修时勿随便调换电路板及变频模块。

7. 运行中共鸣振动:从1楼到11楼,5-6楼间共鸣声大伴振动。处理:更换导靴并调整轿厢后消除。

8. 经常烧IGBT(E5故障代码):频繁烧IGBT并显E5。可能原因:IGBT坏(C/E短路损驱动板)、电机绝缘差、变频器风扇坏/积灰、IGBT背面未涂导电硅脂、电流互感器坏/接线不良、电压波动>7%。案例:E1板坏引起。

9. 开门按钮常亮:开门按钮常亮。原因:按钮未复位/损坏、超载开门、安全触板SPE开关坏/断线、门开关未动作。案例:按钮未复位,重力按压导致指示灯变形。

10. 顶层往返急停、平层异常:顶楼至一楼再返回,接近顶层下一层急停,后期平层不准(轿厢高于地坎),P1板显闪烁、无法写层,慢车正常。原因:平层感应器接触不良。

11. 关门速度慢(“b”“C”故障代码):关门速度慢,门机显“b”后显“C”。检查编码器、换门机板无效,最终发现OLC/OLT开关插件与门机板松脱;另一原因是轿门开关未闭合,厅门强迫关门带轿门运行。处理:调整门锁开关行程或更换门锁开关。

12. 锁梯后3分钟自动开门(重复案例补充):锁梯关门后约3分钟自动开门,门锁正常无故障码。检查各回路无效,将电梯移至底层重新写入层高后正常。原因:井道终端开关轮子磨损导致动作距离误差,基站定位失效。提示:调整开关位置,必要时更换磨损部件。

13. 串行故障(EB、EC、EF)补充案例:机房显示EB、EC、EF,线路一般不同时出多故障,轿厢与层站串行为独立线路,故障多在P1板(板坏或CC芯片坏)。案例:调换元器件发现CC芯片线路断裂,揭开芯片标签可见断线,更换后恢复。提示:芯片接插需注意脚位方向,避免倒置损坏。

14. 门机动作缓慢(“4.”“5”)补充案例:门机动作慢,关门后可运行,轿顶显“4.”,送电后门机先显“5”再显“4.”。调节门锁与光电开关无效,查线路正常,拆门机板发现程序芯片SDC01-C-H之8脚与FPGA集成块第3脚间印刷电路断路,连接后恢复。原因:维修时撬程序块损坏线路,施工需保护印刷板。

15. 轿厢照明继电器常吸补充案例:医用梯照明继电器常吸,待梯5分钟自动关灯失效。原因:轿顶板上TLP3光藕(D6插件旁)损坏(HOPE通病),更换轿顶板或光藕解决。

16. 换变频器即烧(E5、EE、EF)补充案例:显示E5、EE、EF,换变频器即烧。检查发现变频模块坏,其他元件正常,最终查出电机线内部绝缘不良,升温后短路。提示:维修时勿随意调换电路板及变频模块,避免连带损坏。

17. 运行中共鸣振动补充案例:1楼至11楼行至5-6楼间共鸣声大伴振动,更换导靴并调整轿厢后故障消除。

18. 经常烧IGBT(E5)补充案例:频繁烧IGBT显E5,可能原因包括IGBT坏(C/E短路损驱动板)、电机绝缘差、变频器风扇坏/积灰、IGBT未涂导电硅脂、电流互感器故障等。案例:E1板坏引起,更换E1板解决。

19. 开门按钮常亮补充案例:开门按钮常亮,原因包括按钮未复位/损坏、超载开门、安全触板SPE开关坏/断线等。案例:按钮未复位,重力按压导致指示灯变形,修复按钮复位结构后正常。

20. 顶层往返急停、平层异常补充案例:顶楼至一楼往返,接近顶层下一层急停,后期平层不准(轿厢高于地坎),P1板闪烁、无法写层,慢车正常。原因:平层感应器接触不良,处理后恢复。

21. 关门速度慢补充原因:关门速度慢还可能因门机编码器故障、电机调速元件或电路板回路未复位(变值、击穿、短路)、门机缺相、皮带阻力大/打滑、门限位开关与门锁距离错误等。

22. 减速制动后急停(E6故障代码):空载上行、重载下行时,减速制动后急停,显示E6(直流环过压)。检查制动电阻、晶体管、再生电阻及接线正常,更换Z板(驱动功率触发板)后故障消失。检测发现Z板上二极管D5正反向不通,更换D5即可。

23. 检修开梯发抖(E0故障代码):检修开梯发抖,显示E0,仅能下行。检查驱动模块、驱动板、编码器均正常,测P1板电源+12V正常、-12V仅-7.2V。原因:电源板故障,更换后恢复。

24. 间歇性E5故障:显示E5(过流保护),间隔两天出现,拉合闸后恢复。需检查E1板红白线、驱动模块及电流互感器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或潜在故障。

25. P1板显示“8.8.”:机房P1板八段码显“8.8.”,为CPU工作不正常标志。调换元器件发现E1板故障,线路分析确定E1板上U16位置光藕C259C坏,更换后恢复。

26. HOPE-2型电梯放电电压调节:HOPE-2型梯需调节E1板上R208,使空载上行匀速时电压不超过DC320V,避免快车运行时爆再生回路。

27. HOPE-2型电梯开关门卡阻:每层开关门卡阻,可调整门机板上SP01、SP02、SP03插针短接帽,其中SP01、SP02调关门速度,SP03调开门速度。

七、其他型号及通用故障

1. P90-50型电梯联动试验后爬行停止:空轿厢安全钳-限速器联动试验后,选层起动爬行约50mm停止。原因:旋转编码器与微机连接虚接,处理接线后恢复。

2. VVVF型电梯突然停梯:运行中经常突然停梯,自动平层后恢复。排除制动线路、安全回路/门锁回路瞬间通断问题,原因:旋转编码器严重磨损,信号中断,更换编码器后解决。

3. GPS-CR型电梯快车振荡抖动:检修正常,快车运行轿厢强烈振荡、规律上下抖动(多层运行更明显)。原因:机房清除杂物后,电机尾部测速反馈PG接地铜皮扭曲,电机轴与PG轴套不同心。处理:重新加工连接铜片更换后恢复。提示:确认编码器故障可断开反馈(开环控制),若电机能正常快车运行则故障在编码器,断开反馈时勿让电梯到上下端站。

4. 改造三菱电梯运行停顿:运行时停顿后缓慢继续,初期怀疑门问题,检查厅门/轿门无效,轿顶检修时碰门机拉杆恢复运行。原因:开门到位开关松动移位,重新调节后正常。

5. CR型并联梯基站故障(EF故障代码):16/16层并联梯在基站无外显、无照明,需断电及CPU复位,显EF。检查外呼、串行、P1板、芯片、并联光纤无效,查上下强换发现下强换磨损且支架未固定,1F待梯时检测不到下减速信号,处理后解决。

6. GPS-CR型电梯不能驶向基站:其他楼层正常,驶向1楼基站时减速不正常,平层后熄灯、关门,召唤无效。原因:井道DSR与DL开关距离1230mm(标准1280mm,额定速度1.6m/s,DL动作距离30mm,DSR动作距离1250mm)。处理:调整距离至1280mm,提示:调整DL需整体移动开关盒,勿单独移动DL。

7. GPS-2型电梯自动消号:内选多个楼层,运行到某层开门后,关门即将到位时自动消号且门打开,消号后可重新登记,每日1-2次。处理:尝试重新写秤数据、检查防捣乱功能或排查P1板是否损坏。

8. 电梯运行抖动现象:表现为左右晃动、上下跳动、共振嗡嗡声等,原因涉及产品质量、安装、调试。产品质量方面:主机曳引轮/导向轮轴承不良、曳引机齿轮箱轴承问题、蜗杆与电机轴同心度超差、主机底座减振橡胶刚度不一、绳头棒弹簧刚度不匹配载重量等;安装方面:导轨安装不良(垂直度/间距/接缝超差、支架松动)、轿厢组立重心偏移、对重框扭曲变形、补偿链挂装不当等;调试方面:导滑器间隙调整不当、钢丝绳扭力未释放/拉力不均、电气参数(曳引力矩、起停反馈)调整不良等。 处理:针对不同原因更换部件、调整安装尺寸、优化调试参数。

9. GPS系列E7故障(主电路欠压):若E7、EF交替显示,为主电路欠压。原因:①外电瞬间高压导致E1板温度保险坏;②电梯运行6年以上,主电路充电电容容量不足或损坏;③驱动板本身故障。

八、三菱电梯故障代码说明(文档提及部分)

常见故障代码含义: EA-抱闸故障;EB-向轿厢串行传输错误;EC-向层站通讯故障;E3-反转;E5-过电流;E6-直流环过压;E7-主电路欠压;E8-#LB故障;EF-无法重新启动、不能再启动;8.8.-CPU工作不正常;“4”“5”-门机板相关故障代码;“b”“C”-门机相关故障代码。

三菱电梯故障案例汇总-有驾
图片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梯保保】电梯科技物联服务平台,专注于电梯行业的风险减量、理赔查勘,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为电梯行业构筑端到端的产品供应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