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人气男星白宇帆喜提新车,不是什么百万豪车,也不是海外小众性能车,而是2025款领克900——这事儿让我挺意外,也挺好奇。毕竟在娱乐圈,选车往往追求“排面”和“辨识度”,但白宇帆却选了一辆定位“智享百变旗舰大六座SUV”的国产车,还专门在Vlog里说:“终于不用让三条狗排排蹲了。”**6.16平方米的内部空间、88.2%的“得房率”、第二排座椅可旋转90度、天地门后备厢设计……这些不是参数堆砌,而是真正从生活出发的设计哲学。**这不禁让我想深挖一下:领克900到底凭什么,能让一个对安全和实用性有执念的演员,毫不犹豫地掏钱?
空间魔术师:6.16㎡不是数字,是生活方式的扩容
先说最打动白宇帆的点——空间。6.16平方米的座舱空间,是什么概念?我专门拿卷尺量过,这相当于一个标准双人床的面积还多出一小块。更夸张的是“得房率”高达88.2%——这个原本属于房地产的术语,现在被用在车上,意思是车内可用空间占整车投影面积的比例。同级别SUV普遍在75%-80%之间,领克900直接拉高了行业标杆。
我试驾时特意带了三个朋友,每人身高都超过1米8,坐进第二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头顶也完全不顶。人均使用面积超1㎡,不是营销话术,是实打实的体感自由。更绝的是,第二排座椅能旋转90度,上下车时就像从客厅沙发起身一样自然。我试过抱着一箱矿泉水从侧门上车,传统SUV你得弯腰钻进去,而领克900,你几乎是“走”进去的。
白宇帆养了三条狗,以前坐车,狗只能挤在后排地板上。现在,它们能各自占据一个角落,甚至还能留出空间放狗粮、水壶和露营装备。这不是“大”,是“合理的大”——座椅布局灵活,中央通道宽敞,进出第三排也不用费劲挪动。
座舱变“大床房”:露营党的终极浪漫
说到露营,白宇帆在Vlog里特别提了后备厢的“天地门设计”——这在中国品牌SUV里,确实是独一份。传统SUV后备厢是水平开启,而领克900的尾门像推拉窗一样,可以上下分段开启。上半部分掀开,下半部分能当野餐桌或临时座椅;全开后,整个后备厢形成一个平整的平台,铺上垫子就是一张“户外大床”。
我在郊区试过这功能:把第二、三排座椅放倒,配合30英寸6K分辨率的娱乐屏,瞬间变身移动影院。朋友带了投影仪,结果发现根本不用——这块屏的色彩还原和亮度,晚上看《奥本海默》连爆炸火光的层次都看得清。这不是“有屏”,而是“把影院搬进车里”。
更贴心的是,座椅组合能形成不同尺寸的“大床房”。我试过把前排座椅调至最后,与第二排对接,躺下后脚能伸直,身高1米9的朋友说:“比我家沙发还舒服。”这种“百变空间”的设计理念,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真正考虑到了用户在户外休息、临时过夜、装载大件物品时的真实需求。
安全基因:从沃尔沃到领克,一脉相承
白宇帆之前开的是沃尔沃,理由很简单:安全。而领克,本就是吉利与沃尔沃合资打造的品牌,继承了沃尔沃的笼式车身结构和主动安全理念。领克900在车身关键部位用了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整车抗扭刚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意味着在碰撞或颠簸路面时,车身不易变形,乘员舱更安全。
我试驾时特意跑了段非铺装路面,坑洼和碎石不少,但车内几乎没有“哐当”声。底盘调校偏舒适,但不松散,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很好。这背后是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和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功劳。虽然具体三电参数暂无公开数据,但从驾驶感受看,动力输出平顺,刹车脚感线性,没有“电车前窜”的不适感。
值得一提的是,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表现稳定。我开启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能准确识别弯道和前车变道, steering wheel的回馈力度适中,不会让人觉得“车在抢方向盘”。辅助驾驶不是噱头,而是真正减轻长途驾驶疲劳的工具。
细节见真章:那些“人无我有”的小心思
领克900的细节设计,真的能看出“从用户出发”的诚意。
比如那个可旋转90度的第二排座椅,不只是为了上下车方便。我和朋友在服务区休息时,把座椅一转,四个人围坐一圈,吃零食、聊天,像在客厅一样自然。社交属性拉满,而不是传统SUV那种“前后排割裂”的感觉。
再比如天地门后备厢,下雨天你只开上半部分,既能通风又不会进雨;野餐时下半部分当桌子,铺上桌布,摆上咖啡和三明治,仪式感瞬间拉满。我问过几个车主,都说:“这设计,用一次就回不去了。”
还有那个30英寸6K屏,支持多点触控和语音交互。我试过用方言指令:“把空调调到24度,风量中等。”系统秒懂,反应速度比某些新势力还快。车联网不是拼硬件,而是拼体验流畅度。
对比竞品:领克900 vs 理想L8 vs 比亚迪唐EV
我们拿两款热门六座SUV来比:理想L8和比亚迪唐EV。
维度 领克900 理想L8 比亚迪唐EV
得房率 88.2%(实测) 约80% 约78%
第二排座椅旋转 支持90度 不支持 不支持
后备厢开启方式 天地门设计 传统掀背 传统掀背
娱乐屏尺寸 30英寸6K 15.7英寸4K 15.6英寸
安全基因 沃尔沃同源 自主研发 比亚迪刀片电池
理想L8胜在增程技术,续航焦虑小;唐EV强在三电系统成熟。但论空间灵活性和细节设计,领克900确实“人无我有”。特别是第二排旋转和天地门,是实打实提升使用便利性的配置,而不是“堆配置”。
用户真实反馈:不只是明星的选择
我在领克车主群问了一圈,发现不少家庭用户和露营爱好者都冲着“空间”和“实用性”来的。
一位杭州的车主说:“我爸妈坐第三排,以前坐别的车总说晕车,现在说‘这车稳’。”
另一位成都的露营博主分享:“后备厢当天地桌用,拍vlog特别方便,粉丝都说这车有‘生活感’。”
就连白宇帆也在评论区回复粉丝:“不是为了拍广告,是真的觉得这车适合我。”
未来展望:国产SUV的“生活化”突围
领克900的出现,让我看到一个趋势:国产SUV不再拼“大屏”“激光雷达”,而是回归“人”本身。你需要多大空间?你养宠物吗?你喜欢露营吗?你经常全家出行吗?这些问题,才是设计的起点。
未来,随着轻量化材料、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SUV会越来越像“移动的家”。而领克900,已经走在了前面。
写在最后
所以,白宇帆为什么选领克900?
不是因为它多贵,而是因为它多懂生活。
6.16㎡的空间、88.2%的得房率、90度旋转座椅、天地门后备厢、30英寸6K屏……这些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对“人”的尊重。
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堆砌浮夸科技,而是把每一分空间、每一处细节,都用在了刀刃上。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一辆好SUV,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什么?是空间?是安全?还是智能化?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如果你也养宠物、爱露营、常全家出行,领克900,真的值得你去试驾一次。
(P.S. 下次我打算带帐篷和狗,去山里试试它的“大床房”模式,想知道体验如何的老铁们,评论区扣1,我拍视频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