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在汽车圈里传开了。
俄罗斯的一家媒体拿到了一台我们国内生产的本田缤智,也就是在国外被称为Vezel的车型,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试驾评测。
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毕竟现在全球化生产,咱们国家造的车卖到国外去也挺正常。
但关键在于,当俄罗斯的评测人员把这台挂着本田标、在中国制造的小型SUV,和一台价格相近的纯正中国品牌汽车放在一起比较时,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的现象。
这个现象不仅让他们重新审视了“中国制造”的汽车,也让我们很多人对传统合资品牌的价值产生了新的思考。
事情得从这台广汽本田生产的缤智说起。
俄罗斯的评测人员首先强调,虽然这台车是在中国的合资工厂里组装下线的,但它的设计、技术和调校标准,依然是地地道道的日本本田风格。
不过,当他们开始仔细打量这台车时,第一印象却有点复杂。
从外观上看,这台新一代的缤智显得有些过于普通了,甚至可以说是平淡。
在他们的记忆里,本田以往的设计总是更大胆、更有个性,而眼前的这台车,线条柔和,没有什么攻击性,整体造型四平八稳。
它看起来就像一款标准的、不出错的日系家用跨界车,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力。
评测人员甚至觉得,如果说这是一款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做的“特供”设计,那它似乎又有点太朴素了,没能抓住国内消费者喜欢大气、张扬的特点。
然而,当他们拉开车门坐进车内,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车内的很多细节设计,体现出了本田作为老牌车企深厚的功力。
比如空调出风口的调节方式,不是简单的拨片,而是一个带有纹理的金属旋钮,转动它来改变风向时,会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咔哒”声,手感和听觉上的反馈都非常高级。
空调控制区域的几个大旋钮也是如此,虽然旁边搭配的显示屏只是一个小小的单色屏幕,看起来有些过时,但旋钮本身的阻尼感和操作手感却做得无可挑剔。
车内的每一个实体按键,按下去的反馈都清晰有力。
这种在驾驶者能摸到、用到的地方下功夫,追求极致触觉体验的做法,确实是传统日系车的一大特点。
此外,车辆的座椅和方向盘调节范围非常大,无论驾驶员是什么样的身材,都能很轻松地找到一个舒适的驾驶姿势。
可就在这些让人称赞的细节旁边,又并存着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落后配置。
那个9英寸的中控屏幕,反应速度慢,分辨率也不高,操作界面的逻辑也比较奇特,对于习惯了智能手机流畅体验的用户来说,用起来会感觉有些着急。
更重要的是,它竟然不支持现在最主流的苹果CarPlay或者安卓Android Auto手机互联功能,甚至连俄语系统都没有。
全车的音响系统只有四个扬声器,音质表现平平,即便是费力调整均衡器,效果提升也有限。
在气候寒冷的俄罗斯,前排座椅加热功能几乎是刚需,但这台车原厂竟然没有配备,只能由经销商后期加装。
后排的天窗设计更是奇特,它是一块不能打开的玻璃,遮阳的方式是靠两块需要手动拆下来的遮阳板,拆下来之后还得找个地方存放,显得非常不方便。
这些配置上的不足,与它在机械质感上的用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觉这台车的设计理念似乎还停留在好几年前。
接下来是开起来的感受。
这台缤智是基于本田飞度平台打造的,所以它采用的是前轮驱动和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挂的组合,动力系统则是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无级变速箱,最大马力只有124匹。
从硬件参数上看,这套动力组合确实没什么亮点。
但实际驾驶起来,本田深厚的调校功底再次展现了出来。
它的转向手感被俄罗斯媒体盛赞为“典范”,精准且路感清晰,方向盘比很多中国品牌车型要沉稳一些,但完全没有发虚的感觉,能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油门和刹车的调校也堪称完美,动力输出非常线性,踩多少有多少,刹车时车身姿态也控制得很好,不会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
不过,优点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台车的悬挂调校风格偏硬,路面上任何细小的颠簸都会比较直接地传递到座椅和方向盘上,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
在通过减速带时,车身的弹跳也比较明显和生硬。
虽然操控精准,但在弯道中却缺乏驾驶乐趣,整体表现更多的是稳定而非激情。
动力方面,124匹的马力在城市里日常代步是足够的,可一旦上了高速公路需要中后段加速超车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发动机的噪音也会变得比较明显。
总的来说,它的驾驶体验就是这样,在操控的精准度和线性度上做得很好,但在舒适性、动力储备和隔音方面,则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价格。
当俄罗斯媒体公布这台顶配缤智在当地的售价时,所有人都惊呆了——509万卢布。
这个价格换算过来,已经超过了40万人民币。
花40多万,买一台1.5升自然吸气、前轮驱动、配置也并不算高的小型SUV,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件需要巨大勇气的事情。
而真正让这次评测产生冲击力的,是他们提出的一个直接对比:用同样的509万卢布预算,在俄罗斯市场上能买到什么样的中国品牌汽车呢?
答案是广汽传祺的GS8旅行者版。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级别的对手。
传祺GS8是一款车身长度超过5米的大型SUV,把它和缤智停在一起,体型上的差距一目了然。
在核心硬件上,GS8搭载的是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强劲得多,与之匹配的是技术更先进的8速自动变速箱,并且还配备了一套智能四驱系统。
在车辆配置方面,无论是舒适性、科技性还是安全性配置,GS8都对缤智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压。
这场对比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性价比”来形容了,这几乎是一种跨维度的打击。
俄罗斯媒体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赤裸裸的产品力差距,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在这些年里取得的巨大进步。
当然,评测也提到,即便价格如此之高,本田缤智在当地依然会有它的购买者。
这些人大多是长期以来钟情于日系品牌的富裕消费者,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非常高,对于新兴的中国品牌或者其他派系的车型并不感冒。
对他们来说,购买本田不仅仅是买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种习惯和价值认同。
然而,这次对比无疑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当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技术、产品配置和综合价值上已经实现了反超,一些传统的合资品牌却似乎还在依靠过去的品牌光环来维持高昂的售价。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产地是哪里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真正能够说服消费者的,永远是产品本身所能提供的真实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