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

在2024年釜山国际车展上,雷诺韩国正式亮相了其全新跨界车——Grand Koleos大科雷傲。尽管雷诺方面未明确提及,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款车型与国内吉利星越L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吉利的车型以雷诺的名义登陆韩国市场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雷诺与吉利的携手之作

大科雷傲基于CMA平台打造,提供纯燃油和插电混动两种动力选择。燃油版车型搭载强劲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备7速双离合变速箱,提供前驱和四驱两种驱动方式;而PHEV插电混动版则搭载1.5T发动机,辅以电机和DHT变速箱,综合输出功率高达245马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也是雷诺与吉利合作结出的首个硕果。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自2022年以来,吉利与雷诺的关系日益紧密。吉利集团通过收购雷诺韩国约三分之一(34.02%)的股份,成功打开了韩国市场的大门。谈及雷诺科雷傲,这款曾在中国进口SUV市场风靡一时的车型,其实正是由韩国雷诺生产并出口至中国的。在韩国本土,雷诺三星汽车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雷诺三星汽车的前身是三星汽车,由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于1994年创立。三星汽车曾寄望于通过汽车业务加强集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合作,然而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三星最终选择剥离汽车业务。2000年,法国雷诺以5.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三星汽车,从而诞生了雷诺三星汽车。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吉利与雷诺总部的深度合作

吉利通过入股雷诺韩国汽车,成功与法国雷诺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5月,双方更进一步,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内燃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研发。面对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缓慢的现状,雷诺希望通过与吉利的合作降低开发成本,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双方预测,到2040年,全球仍将有超过半数的汽车依赖内燃机技术,因此合资公司将致力于结合多种动力总成技术,以减少碳排放。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HORSE Powertrain,雷诺与吉利各持50%股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Matias Giannini将出任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负责为集团旗下品牌及第三方制造商提供动力总成产品。对于雷诺而言,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其专注于纯电动车型的研发,提升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而对于吉利来说,这将是其全球化布局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吉利车型的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吉利与雷诺的合资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计划实现年收入150亿欧元,年产量达到500万套动力总成。这些动力总成产品不仅将供应雷诺在全球市场的车型,还将为吉利在欧洲市场的车型提供有力支持。

熟悉的合作模式,别克凯越的翻版?

在吉利的全球化征程中,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选择与其携手合作。有趣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与昔日美国通用汽车的操作颇为相似。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实现技术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当年通用汽车旗下拥有众多品牌,包括韩国大宇汽车、瑞典萨博汽车以及北美的别克、雪佛兰等。第一代别克凯越便是基于韩国大宇Lacetti平台打造而成的换标车型。这款车汇聚了意大利设计、瑞典底盘调校和韩国制造等多重优势,最终出口至全球市场。而在国内市场,则由上汽通用负责生产销售。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此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通过降低成本、共享零部件和快速推出新产品等方式,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动力总成到车架悬挂再到内饰零件等各个方面均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车型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各个品牌之间的个性化差异逐渐消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难以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特点。通用汽车当年的换标策略最终导致了集团销量的下滑,而吉利集团目前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品牌个性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优化,成为了吉利等车企亟待解决的问题。

吉利星越L卖到韩国,在韩国当地生产,为何挂名雷诺大科雷傲-有驾

选车侦探观点: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加速整合与合作,品牌之间的差异将逐渐缩小。尤其在电动车时代,众多车企可能会采用相似的电机、电池和设计方案。这将导致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外观相似、性能相近的车型。对于那些追求独特个性和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将促使车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