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长江水运+海运“一单到底” 运输时间缩短30% 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一列载有220吨元明粉的“长江班列”从四川乐山夹江站鸣笛启程,驶往武汉香炉山站,货物经武汉阳逻港转长江航运至江苏南通港,最终通过海运发往辽宁锦州港。这标志着“长江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通道正式落地,川货出川实现“一票直达、一箱到底”。经测算,将较传统运输成本降低20%至30%,运输时效较传统水运可提升30%以上。
“一单制”破解多式联运难题
长期以来,跨运输方式联运面临“单证繁琐、信息割裂、衔接低效”等痛点。此次“长江班列”推出“一单制”模式,由蜀道铁路运营集团作为多式联运主体承运人,整合铁路、港口、航运资源,将原先分散的公路、铁路、水路运单统一为“一张提单”,托运企业仅需一次委托即可完成全程运输。“过去发往锦州港的货物需对接多个承运方,单证重复填报,全程需15-20天。”首单托运方四川中铁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现在通过‘一单制’,运输时间压缩至10天,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服务国家战略 释放黄金水道潜能
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长江班列”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率先建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部署。蜀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12月首发以来,“长江班列”已累计运输货物384万吨,货值约168亿元。此次“一单制”落地,将进一步激活西部内陆与长江沿线、沿海港口的联动效能。
据了解,“长江班列”将铁路干线网与长江内河航运通过“一单制”无缝衔接,解决了内河航运与铁路规则不统一、数据割裂的痛点。这一模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物流支撑,也为全国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化提供了“四川方案”。
下一步,蜀道铁路运营集团将逐步扩大“长江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覆盖范围,年内计划新增电子产品、农产品等货种,并开通成都、攀枝花等站点。
西南商报全媒体记者 胡斌 蔡高富(蜀道铁路运营集团供图)
编辑丨王林馨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张天一 审核丨李国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