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瞅着方程豹这架势,我有点儿发懵。钛3还没正式开卖呢,钛7的谍照就铺天盖地了,这是哪一出啊?感觉像你刚扒拉两口饭,你妈就张罗着给你盛第二碗了。
这事儿,咱得细嚼慢咽地说道说道。先说方程豹这主儿,背后站着比亚迪,那可是家底殷实。豹5一亮相,硬派越野圈就像炸了锅,直奔坦克300去了。现在又捣鼓出个钛系列,明摆着要跟哈弗猛龙和捷途山海T2掰掰手腕,抢占细分市场。
但幺蛾子也来了,这步子会不会抻得太大了?钛3还没摸透市场脾性,钛7就猴急地曝光,这跟牌桌上孤注一掷没啥区别,风险系数可不低。有人觉着,这是品牌底气足,笃定自家技术过硬,不怕硬碰硬。可也有些人犯嘀咕,摊子铺这么大,会不会捉襟见肘?
从买家的角度看,选择变多了肯定是好事。可选项一多,反而容易挑花眼,不知该从何下手。就像逛大卖场,货架上琳琅满目,到头来反倒不知道买啥好。
钛3和钛7,一个玩转科技潮范儿,一个身量更大,价码更高。表面上定位各异,骨子里,它们都在抢同一拨潜在顾客。要是钛7的定价太离谱,会不会拖累钛3的销量?这就像哥俩争家产,搞不好鸡飞蛋打。
往深里琢磨,这折射出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新能源汽车这条道上,各路车企都在卯足劲儿拼速度、拼技艺、拼吆喝。谁能更快地推出新玩意儿,谁就能多分一杯羹。可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拼杀,真能让消费者占到便宜吗?
兴许有人觉得,市场竞争越激烈,买家就能捞到更实惠的价格和更棒的产品。可别忘了,车企也要糊口,也要活下去。恶性竞争,没准会导致产品注水,售后服务打折。
与大家伙儿通常的认知相左,车企的终极目标可不是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货色,而是让利润蹭蹭往上涨。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科技革新和市场需求时,是不是忽略了资本的嗜血本性?
说白了,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段位。过去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戏码已经落幕了。现如今,车企不仅要拼硬实力,还得拼软实力,拼牌面,拼文化底蕴。
就眼下掌握的这点情报来看,钛7要是真用上豹5那套DM-O系统,那动力和越野性能肯定不在话下。可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在设计、内饰、智能化方面玩出花样,能不能真正挠到消费者的痒处?
说白了,车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格调的象征。买家相中一款车,不仅仅是看重它的参数,更看重它能不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
末了,再回到方程豹钛7这事儿上。它的出现,无疑会给市场带来一股新风。可它能不能一炮而红,归根结底还得看买家的脸色。盼着方程豹能虚心听取消费者的心声,别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是把产品打磨好、打磨精,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