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

“看上了吉利星瑞,朋友却劝我别买,说开这车没面子。”一位年轻消费者在论坛吐露的困惑,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对吉利品牌的认知撕裂:一边是年销超180万辆的国产销冠,另一边却是“开吉利丢面子”的顽固偏见。当这个品牌同时拥有4.99万的远景X3和146万的沃尔沃旗舰,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吉利的档次?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一、市场定位:从中低端根基到多档次覆盖

翻开吉利的产品图谱,清晰可见其市场根基:

  • 大众化市场主力:帝豪、远景等经典车型长期占据5-10万元主力区间,以高性价比满足普通家庭出行需求,构成了品牌的基本盘。
  • 向上突破的先锋:通过“中国星”系列(星越L、星瑞等)切入12-20万元区间,其中星越L月销高达1.7万辆,证明其已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 子品牌战略布局:领克以潮流设计和技术背书主攻20万+年轻市场;几何(已并入银河)专注纯电;加之控股沃尔沃、路特斯等豪华品牌,吉利实现了对10万级到百万级市场的全覆盖。

这种“金字塔式”布局,使其既非固守低端,也非单纯高端化,而是成为中国少数实现全价位渗透的汽车集团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二、技术进阶: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定标准”

吉利的技术蜕变史,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逆袭缩影:

  • 关键收购奠定基础: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不仅获得安全技术与品控体系,更通过联合研发形成CMA架构、SEA浩瀚纯电平台等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全面突破:龙鹰一号芯片(已搭载超百万片)、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GEA全球新能源架构,以及“11合1电驱”系统(传动效率全球领先),彰显其技术话语权。
  • 安全性能越级对标:借助沃尔沃技术加持,吉利车型在C-NCAP测试中屡获五星,神盾电池系统通过60余项超国标测试,重塑国产车安全标杆。

技术输出能力,成为吉利突破“低端标签”的核心武器。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三、全球格局:从“本土品牌”到“中国名片”

吉利的国际化步伐重新定义其品牌高度:

  • 资本全球化:通过控股沃尔沃、入股戴姆勒(奔驰母公司)、收购路特斯和宝腾,吉利构建起横跨欧亚的汽车产业联盟。
  • 市场全球化:产品出口70国,在全球建立533个销售服务网点;领克在欧洲以订阅模式落地,打破中国车“低价低质”的海外认知。
  • 销量硬实力佐证:2024年全球销量超180万辆,稳居世界前十车企阵营,也是唯一跻身该行列的中国品牌。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四、认知挑战:偏见与现实的对撞

尽管实力跃升,社会认知仍存矛盾:

  • 历史包袱影响:早期低端车型给消费者留下“廉价”印象,加之国产车整体起步晚的固有偏见,使部分人仍将吉利与“没面子”挂钩。
  • 主力价位局限:主销车型集中在10万级,与合资品牌20万+主力区间形成心理价差,容易引发“档次不足”的误判。
  • 消费观念进化: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力而非品牌光环。银河E5上市67天交付破3万辆、星愿预售即获大量BBA车主增购,印证了市场理性化趋势。

一位吉利星越L车主的感言颇具代表性:“朋友原以为这车至少25万,知道实际价格后,反而更佩服我的选择。”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五、未来定位:精品战略开启“高质低价”新范式

2024年《台州宣言》宣告吉利进入“精品4.0时代”,其核心逻辑清晰:

  • 技术降本普惠消费者:通过模块化架构(如SEA、GEA)实现规模效应,将后驱独悬、智能座舱等高成本配置下放至星愿等7万级车型,重新定义A0级标准。
  • 油电协同双向增长:燃油车凭“中国星”系列稳守基盘,银河系列带动新能源爆发(年销30万辆目标),形成双引擎驱动。
  • 颠覆性产品持续输出:星愿以“五维颠覆”(空间越级、后驱操控、电池安全等)证明:吉利已从“性价比”转向“品价比”竞争。
吉利汽车:中国车市的“全能选手”,究竟属于什么档次?-有驾

从模仿到自研,从低价车到技术输出者,吉利已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科优等生”。它既不是超豪华品牌,也不再是低端代名词,而是以多品牌、全能源、全球化的体系,覆盖从日常代步到性能豪华的全场景需求。当星愿让欧洲媒体惊呼“中国小车竟能漂移”,当银河E5让特斯拉车主感慨配置越级,吉利用产品重新书写了品牌档次的定义:技术即体面,实力即尊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