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不利,上市当月销量仅四百多辆,广汽本田P7能否翻身?

2025年4月,广汽本田掏出一台研发4年、号称“智电时代开山之作”的P7,结果上市首月只卖出437辆。

隔壁广汽丰田铂智3X同期交付破万,东风日产N7订单量也早早破万——本田这波输得连底裤都不剩。

出师不利,上市当月销量仅四百多辆,广汽本田P7能否翻身?-有驾

本田P7的定价直接卡在19.99万到24.99万,比自家兄弟东风本田S7便宜6万,但消费者照样不买账。

横向对比,小鹏G6起售价17.68万,零百加速3.9秒,续航755公里;比亚迪唐EV入门款20.98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市领航。

本田P7的4.6秒加速、650公里续航,放在2025年新能源市场,连“中不溜”都算不上。

更扎心的是,本田引以为豪的“150万公里测试”和“品质稳定”,年轻人压根不care。

出师不利,上市当月销量仅四百多辆,广汽本田P7能否翻身?-有驾

“车机系统卡顿、语音助手智障、辅助驾驶连自动泊车都要加钱选装”,一位试驾过P7的网友吐槽,“这车像是2019年的技术”。

本田的燃油车老本也快啃不动了。 2025年1-4月,广汽本田销量同比暴跌21.4%,4月单月只卖出1.84万辆。

曾经月销2万的雅阁,现在卖不到5000辆;飞度、冠道这些爆款,月销量直接跌到三位数。

经销商群里哀嚎一片:“燃油车卖不动,新能源车没人要,库存压到想跳楼! ”

本田不是没试过新能源。 2023年推出的极湃1和极湃2,月均销量只有100多台,被网友戏称“买发动机送车壳”。

但P7的问题更致命:2025年了,本田还在用“油改电”平台,电池包占掉半个后备箱,后排座椅硬得像板凳。

反观丰田铂智3X,直接拿比亚迪刀片电池和电驱系统,价格压到15万,主打一个“打不过就加入”。

本田高层也不是没努力。 4月15日的发布会上,副总袁小华把P7吹成“技术结晶”,还说要“跑步进入智电时代”。

结果消费者用脚投票:“跑步? 别人都坐火箭了,你还在穿拖鞋遛弯!

出师不利,上市当月销量仅四百多辆,广汽本田P7能否翻身?-有驾

更尴尬的是,东风本田的姊妹车S7,4月销量比P7还惨,只卖出62辆,直接刷新合资电动车下限。

合资车企的遮羞布早被扯光了。 2025年第一季度,德系和日系品牌在华份额跌破35%,国产新能源占比超过60%。

大众ID.7打七折卖车,丰田bZ4X降价5万清库存,本田却还在纠结“要不要为了销量放弃品牌调性”。

一位行业分析师直言:“本田的工程师思维害死人——他们总觉得参数够用就行,却不知道中国用户要的是‘既要又要还要’。 ”

本田的销售渠道也拖了后腿。 一线销售员私下抱怨:“厂家培训只会讲发动机热效率,客户问智驾方案和充电权益,我们一问三不知。 ”

隔壁比亚迪的4S店,销售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当场演示自动泊车和跨层充电;小鹏门店甚至搞起了“周末露营车体验”。

本田4S店里,P7和雅阁摆在一起,销售话术还是老三样:“本田耐用”“保值率高”“混动省油”——可这些词在电动车赛道全是废话。

2025年的新能源战场,早就不是拼参数的年代。 用户要的是全场景智能、超充10分钟续航300公里、车机系统OTA每月更新。

本田P7的150万公里测试,测的是底盘耐久性,但用户更关心“车机死机了怎么办”“电池衰减了赔不赔”。

一位退订P7的消费者说:“我宁愿买国产二线品牌,至少人家出了问题在微博上@老板,他真会回你。 ”

本田的困局,也是所有合资品牌的缩影。

燃油车时代靠品牌溢价躺赚,新能源时代却连用户需求都摸不准——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傲慢惯了,忘了市场早就变天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