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这个场子,不能叫有意思了,得叫魔幻现实主义。比亚迪又整活了,秦L和宋L搞什么加推版,号称130多项升级,车都直接怼到4S店门口了,一副“不装了,我摊牌了,爱买不买”的嘴脸。讲真,这哪是升级,这分明是比亚迪觉得自己头顶的皇冠有点歪,开始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给自己脑袋上加固几圈带电的铁丝网。
这套打法,属于典中典里的典中典。熟悉比亚迪的都知道,这家公司最擅长的不是造车,是搞人心态,是 PUA 大师。它从来不跟你玩什么技术对标,也不跟你讲什么品牌故事,它直接掀桌子,然后告诉你这个餐厅的新规则由它来定。你说你要智能化,好,我给你堆满天神之眼,多到三体人看了都以为是老家派来的监控;你说你要舒适性,行,云辇C给你安排上,让你过减速带的时候怀疑自己得了帕金森;你说你要续航,可以,DM-i直接给你干到200km以上,让加油站老板见你都得喊大哥。最后,用一个让你想还嘴都找不到角度的价格,阴恻恻地问你一句: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产品竞争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道诡异仙”。你是个天纵奇才,单灵根,天赋异禀,天天苦修,结果一出门就碰上对面那个资源咖。人家不是来跟你比谁的功法更精妙的,人家开局就有个神仙爹,丹药当饭吃,法宝论斤囤。比亚迪现在就是那个神仙爹,它不跟你拼刺刀,它直接发动闪电战,用海量的“丹药”和“法宝”——也就是那些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几次的配置,把你活活堆死。什么怀档、什么新配色,这些都是障眼法,是战术欺骗。核心就一个:在每一个你能想到的价位,都给你一个“我全都要”的豪华版压缩毛巾,让友商无路可走,连差异化这条路都给你堵死。这简直是精神上的广岛协议!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天天琢磨中午吃啥的中年人,看得是越来越迷惑。车企们天天在那喊智能驾驶,吹自己的AI能处理多复杂的路况。什么激光雷达,什么高精地图,什么算力平台,听起来都像是漫威宇宙里的新角色。但现实是什么?朋友们,现实是,决定中国道路通行效率上限的,根本不是你那几颗英伟达的Orin芯片,而是十字路口突然从你左前方45度角切出来的、无视一切物理和交通法则的老头乐。
你那价值几十万的“天神之眼”,在你车里播放着交响乐进行着精准计算的时候,在一位戴着草帽、眼神坚毅、对红绿灯有自己独到理解、并且坚信只要自己闭上眼全世界就看不见他的大爷面前,算力瞬间归零,直接蓝屏。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帅,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山东聊城的老头乐产业园。那里的工程师,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他们早就看透了,技术参数的尽头,是朴素的人性博弈。所以你看,比亚迪疯狂堆砌这些智能辅助,在很多人眼里,就属于不务正业,属于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电子宠物。
讲真,我现在开车,最需要的根本不是一个能帮我开车的“AI代驾”,因为我信不过它,就像我信不过我那上大学的儿子说他生活费够花了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能让我们彻底忘记加油站存在的“续航金钟罩”,是一个能让里程焦虑彻底滚出我们生活的“任意门”。这他妈才是核心需求啊!
原文里那个朋友说的太对了,宁愿不要那些先进的智能辅助,换更长的续航和更低的价格。这话简直应该刻在所有车企CEO的办公室墙上。现在这帮车企,一个个都魔怔了,非要证明自己是科技公司。求求了,做个人吧!用户买个十几万的家用车,核心诉求就是省钱、省心。你给我搞个能自动泊车的,结果我们家小区里那个划线跟毕加索画的一样的车位,它自己在那儿反复拉扯,前进、后退、再前进,最后心态崩了,屏幕上弹出一行字:“要不您自己来?”我图啥呢?
比亚迪说自己有130多项升级,这听起来就像是我妈去超市买东西,老板为了让她多买一袋盐,送了她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赠品。什么牙刷、毛巾、塑料盆,看着挺热闹,其实我最想要的,就是那袋盐能便宜两块钱。现在的消费者,精得跟猴儿一样,他们会算账。他们一旦体验过纯电的快乐,那种对加油站的生理性厌恶是刻进DNA里的。所以他们会本能地渴望更长的纯电续航,最好是300km起步,能一周充一次电,那才是真正的精神解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吧?就是那种感觉。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荣耀版”一口价,为什么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它剥离了所有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用价格这把最锋利的刀,捅在了所有人的心巴上。现在搞这个加推,又是加配置又是加续航,价格估计也不会便宜,就有点走偏了。它好像又想穿上西装,跟大家体面地打一架了。
但现在的市场,根本不存在体面。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谁跟你讲武德?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比亚迪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能有今天,靠的不是技术有多么神乎其神,而是它敢于“掀桌子”的勇气,它的根基,是那些对价格极度敏感,但又渴望新体验的广大人民群众。
所以,这130多项升级,与其说是产品发布,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它真正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让已经想买比亚迪的人更满意,而是为了让那些还在犹豫的、想买友商的人,心态彻底爆炸。它真正的逻辑是:通过把我自己的军火库又扩充了一遍,把所有可能的组合都占满,让对手连差异化的空间都没有,逼着对手的研发部门去跟进一些根本不赚钱的功能,最后在无尽的内耗中把自己拖垮。你看,最终的结论又回到了那个耍流氓的起点:我可能没有完全搞懂你需要什么,但我能确保一件事,就是我的对手,绝对活得很难受。这,或许才是这场“升级”背后,真正的阳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