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骑踏板的人都知道,150cc 这个排量很尴尬。想买辆带点运动感的,进口车动不动两万五往上,雅马哈那款 155cc 的就要两万五十八,配置却很普通。国产的又大多偏向通勤,想找辆既能日常代步,周末又能跑山撒欢的,要么超预算,要么性能跟不上。
鸿 150S 一出来,直接把价格砍到 12999 元。这个价能买到什么?带 ABS 防抱死和 TCS 牵引力控制,下雨天刹车不容易打滑;10 升的大油箱,比同级别车多装三分之一的油;还有那种拧油门就往前窜的劲儿,起步时甚至能小幅度甩尾(当然安全驾驶不建议这么玩)。
动力这块确实让人惊喜。之前骑过朋友的雅马哈 155,起步总觉得肉乎乎的。这款车不一样,拧油门的时候,感觉有股额外的劲儿推着走,后来才知道是带了电助力系统,前 8 秒特别明显。实测从红灯起步,比旁边的小轿车快半个车身,0 到 50 公里只要 3.84 秒,比雅马哈那款快了快一秒。平时在市区超车,信心足多了。
更难得的是省油。市区里走走停停,算下来百公里也就 2.3 升油,加一次油跑 400 公里没问题。上次周末去周边景区,来回 300 多公里,回来油箱还剩小半箱,不用像以前那样半路找加油站。车重也轻,才 125 公斤,我 165 的个子,挪车、掉头都不费劲,比那些动不动 150 公斤的车灵活多了。
操控方面,过弯的时候特别明显。车架看着就扎实,过 S 弯的时候,车身倾斜很顺畅,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掰过来。后减震是可以调的,跑山路就调硬点,过减速带就调软点,这点比很多不能调的车强。轮胎抓地力也不错,下雨天骑过一次,刹车的时候没感觉到打滑,心里踏实。
安全配置必须夸一夸。ABS 和 TCS 这两个东西,以前只有高端车上才有,现在一万三的车就配齐了。有次过积水路面,下意识捏了把急刹,感觉刹车在 “哒哒哒” 地跳,车稳稳地停下来了,要是没这功能,估计就得甩出去。还有个小细节,边撑没收好的话,车是打不着火的,避免了忘收边撑摔车的尴尬。
外观见仁见智,但机甲风确实挺吸睛。前脸是分开的 V 型设计,加了点碳纤维纹路的装饰,不像传统踏板那样圆滚滚的。我选的白黑撞色,阳光下看,漆水挺有质感,不像廉价车那种塑料感。有次在超市门口,还被人拦住问这是什么车,多少钱买的。
坐上去感觉也还行,780 毫米的座高,我 165 的身高,双脚尖能稳稳着地。座位前面收得比较窄,骑久了腿不憋屈。座桶空间够大,放个全盔没问题,还能塞件雨衣。前面有个小箱子,能放手机,里面有两个充电口,跑长途导航的时候充电方便,就是没找到放杯子的地方,这点有点遗憾。
仪表是 5 寸的彩色屏,转速、速度、油量看得清清楚楚,就是居然没显示时间,每次想看看几点了还得掏手机。无钥匙启动挺方便,钥匙放兜里就行,不用来回掏。灯光是全 LED 的,晚上开起来挺亮,就是远光灯有点高,得调一下,不然容易晃着对面车。
要说适合谁买,我觉得是预算在一万三左右的年轻人。喜欢那种个性点的造型,平时一个人骑,不怎么带人的话,这车挺合适。每天通勤距离长的也合适,不用总想着加油。但要是经常要载个人,或者带小孩,可能就得考虑别的车了,后减震调软了也还是有点颠。
跟同价位的比,优势太明显了。雅马哈那款 155,价格贵一倍,油箱才 6.6 升,跑两百多公里就得加油,也没有 TCS。豪爵那款 150 虽然口碑不错,但价格贵三千,动力和配置也没这款强。当然,品牌影响力确实不如雅马哈,以后想换车的话,保值率可能差点。
缺点也不是没有。座高对个子太矮的人可能不太友好,我有个 155 的朋友试骑,说脚有点够不着地。后减震就算调到最软,带人还是有点颠,可能厂家觉得买这车的人大多一个人骑吧。还有就是品牌,毕竟是新出的车型,长期质量怎么样,还得再看看。
但不管怎么说,一万三能买到这样的配置和性能,确实让人心动。以前总觉得好车就得贵,现在看来,国产车是真的在发力。它不一定完美,但对于想花小钱圆机车梦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觉得这样的车,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吗?要是你选车,会考虑它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