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起诉极氪、领克等吉利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专利“陷阱”?

最近,吉利汽车集团在欧洲遇到了麻烦。

近日,据德国专利媒体Juve Patent的报道,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曼海姆分庭于8月6日公开案件细节显示,诺基亚已对吉利集团及其旗下四大品牌——极氪、领克、路特斯及Smart——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波及吉利在欧洲18个国家的32家分公司。

诺基亚起诉极氪、领克等吉利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专利“陷阱”?-有驾

涉案专利聚焦蜂窝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包括EP3799333(4G/5G前导序列分配)和EP4090075(5G波束切换技术)等核心专利。

一旦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认定吉利存在专利侵权,吉利的产品将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等18个欧洲国家遭到禁售,这对吉利集团进军海外市场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诺基亚起诉极氪、领克等吉利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专利“陷阱”?-有驾

都是通信专利惹的祸

据悉,诺基亚此次起诉吉利集团侵权与蜂窝通信的“标准必要专利(SEP)”有关。

具体说就是 4G/5G 相关的一些技术专利,像什么前导序列分配、波束切换技术之类的。这些专利对车子能用上 4G/5G 信号来说,简直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车子想用这些通信技术,基本绕不开。

有意思的是,诺基亚此前就用类似的专利告赢了OPPO 和 vivo,让这俩品牌在德国都没法卖了。

对此,有业内人士推测,诺基亚的专利侵权起诉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促使吉利集团与其就4G/5G技术使用许可费进行谈判。

其实,不只是吉利汽车,欧洲本土车企也曾吃过亏。2019年诺基亚在德国起诉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要求戴姆勒支付专利使用费,但奔驰汽车上的通信模块来自德国大陆集团,奔驰和大陆集团早就协商一致由大陆集团来交这笔钱,结果诺基亚不同意,执意要奔驰支付。

最终打了两年多的官司诺基亚胜诉,奔驰被迫每辆车向诺基亚支付15美元的4G专利许可费。

自主品牌出海,专利绕不过的坎!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联网功能越来越多,通信技术在汽车上用得越来越广,汽车行业和通信行业的专利交叉也就越来越多。

像诺基亚、高通这些做通信的老大哥,在通信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专利,其中不少都跟汽车通信有关系。而汽车企业想让车子有智能互联的功能,就不得不用到这些技术,这就很容易引发专利官司。

诺基亚起诉极氪、领克等吉利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专利“陷阱”?-有驾

所以,对中国车企来说,这事儿是个深刻的教训。想把车卖到国外去,专利这道坎是绕不过去的。

那怎么避免专利纠纷呢?两个方案,要么合作,要么自研。

比如比亚迪早就加入了诺基亚的通信技术专利池,早早交了“保护费”,所以这次就没被卷进来。

这说明,提前规划好专利的事儿,积极跟国际上的专利方合作,对车企在海外发展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在国外被人告专利侵权,不仅可能要赔一大笔钱,甚至车子都不让卖,整个品牌的国际名声也会受影响。

另一种办法就是自己投钱搞研发,开发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少用别人的专利。

这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专利问题,但研发需要很长时间,风险也高,还得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才。而且,现在全球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统一,想完全不用现有的那些必要专利,基本不太可能。

诺基亚起诉极氪、领克等吉利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专利“陷阱”?-有驾

除了避免专利纠纷之外,其实吉利这次事件还给车企带来另一个启示。

以前,汽车制造业比拼的主要是制造工艺、发动机三大件,或者现在的三电等等这些传统的技术。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软件技术这些成了新的竞争点。

所以,传统汽车企业在向智能化转型的时候,得慢慢适应这种新的技术竞争形势,守住汽车制造老本行的同时,也要往通信、软件开发等科技型企业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