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真是风头无两,把全球市场都卷得风生水起。无论是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还是设计美学,咱们的主流品牌都稳稳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队。不过很多朋友在欣赏爱车先进性能的同时,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脚下踩的那几条轮胎,似乎还是洋品牌唱主角?米其林、马牌、倍耐力这些名字格外常见。这不由得让人好奇:咱们的国产轮胎,真的“拖后腿”了吗?
其实,这个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绝非国产轮胎“不行”这么简单。相反,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国产轮胎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技术革新和市场蜕变,与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同频共振,未来可期。
轮胎,不止是“耐磨”那么简单
首先得破除一个误区:轮胎就是橡胶疙瘩,技术含量不高?大错特错!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对轮胎的要求大不相同。电车自重更大、瞬间扭矩爆发力强、行驶时更安静(没有发动机噪音掩盖胎噪),这对轮胎的载重能力、抓地力、耐磨性、静音性以及滚阻(影响续航)都提出了更严苛、更均衡的要求。
高端轮胎,堪称是多性能维度的“平衡大师”。它需要在干湿地面的强劲抓地力、舒适平稳的驾乘体验、优异的静音表现、较低的滚阻以提升续航,以及持久的耐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这对橡胶配方(不同部位含碳量差异极大)、帘布结构、花纹设计、原材料选择乃至生产工艺都是顶尖的考验。
国产轮胎的“偏科”与突围
客观地说,国产轮胎在发展的特定阶段,确实存在“偏科”现象。我们在某些单项上做得非常出色:
耐磨标兵: 如东风、三角的部分产品,以其超长使用寿命著称。
节能先锋: 赛轮的“液态黄金”技术在降低滚阻、节省能耗方面表现优异。
静音高手: 朝阳1号在静音舒适性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干地抓地健将: 森麒麟990在干地制动性能上可圈可点。
然而,要像米其林浩悦、PS4,马牌MC6,固特异御乘那样,在舒适性、干湿地抓地力、静音性、滚阻、耐磨性等多个核心维度都达到顶级均衡,过去确实是国产轮胎需要攀登的高峰。这背后是技术积淀、研发投入和市场反馈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产高端轮胎:从“有”到“优”的奋起直追
但现状正在快速改变!国产轮胎品牌并非没有高端产品线,朝阳1号就是较早成功的尝试。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像玲珑轮胎这样的资深国货代表,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展现出冲击全球第一阵营的实力。
1. 深度绑定新能源浪潮: 玲珑轮胎敏锐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的窗口期。数据显示,2024年其配套销售的917万条新能源车轮胎,占其总配套量的17.8%,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原配市场的领军者。成功为一汽红旗、比亚迪、吉利、奇瑞、赛力斯、零跑等大批主流新能源车企提供配套服务,打破了以往高端车型轮胎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
2. 硬核研发投入,打造“六边形战士”: 玲珑深知技术是立足之本。其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4%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在全球布局了7个研发中心(德国、美国、中国),手握1400余项专利。这种投入换来了:
“水膜克星”技术: 高效排水,显著缩短湿地刹车距离,对自重更大的新能源车安全性至关重要。
静音棉技术: 有效吸收空腔噪音,可降低车内噪音达3分贝以上,提升驾乘静谧感。
蒲公英橡胶草技术: 探索可持续材料,打造出国内首条蒲公英橡胶概念轮胎。
高比例环保材料: 推出含79%可持续材料的环保轮胎。
自修复技术: 可自动修复小刺孔,提升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
RFID芯片植入(玲珑大师系列): 实现轮胎从出厂到报废全生命周期追溯,提升安全和质控水平,依托国内发达的物联网技术低成本落地。
3. 构建顶级测试能力: 早在2016年,玲珑就斥巨资11.33亿元建设了中亚轮胎试验场——国内首个大型综合轮胎专业测试场,获得工信部、交通部等国家级认证。投资13亿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将打造涵盖148个场景的智能网联测试场,为自身研发和主机厂提供世界级测试平台。这为产品性能验证和技术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4. 全球权威测评崭露头角: 国产轮胎的品质正逐渐获得国际顶级测评机构的认可。玲珑塞尔维亚工厂的产品获得了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TCS(瑞士)、ÖAMTC(奥地利)联合夏季轮胎测试的“推荐”评级。更在今年欧洲最大汽车杂志《Auto Bild》的夏季胎巅峰对决中闯入前四名,并在ADAC拖车轮胎首测中荣获银奖。这些硬核测评成绩,是国际专业领域对国产轮胎技术实力的有力背书。
5. 渠道创新与消费觉醒: 市场端的变化同样鼓舞人心。玲珑轮胎去年独家入驻京东养车,依托其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优势(2200+自营门店 + 40000+合作门店),精准触达用户、快速响应需求。今年京东618期间,国货轮胎销售同比暴增430%,玲珑更是以高达830%的前期增长和开门红当日近30倍的增幅,成为现象级“黑马”。叠加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京东养车联合玲珑等品牌推出“补上加补”计划),玲珑高端新品“玲珑大师”系列销量同比增幅突破280%。这清晰地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高端轮胎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未来之路:协同发展,前景可期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为与其深度绑定的零部件产业,包括轮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沃土和背书效应。像玲珑这样的国产轮胎头部企业,已经证明了自己具备:
全球化配套能力: 从奥迪、宝马到比亚迪、吉利,服务全球不同系别主机厂。
“胎随车定”的敏捷响应: 满足主机厂个性化、高性能的需求。
持续创新迭代的实力: 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智能技术等方面不断突破。
国产轮胎与国产新能源车,是产业链上共同成长的伙伴。国产新能源车需要更适配、更高性能、更具性价比的轮胎解决方案,而这正是国产轮胎企业发力的方向和优势所在。随着技术持续精进、品牌力通过硬实力测评和优质服务逐步建立、消费者对国货信心日益增强,国产轮胎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必将与日俱增。
至于“拖后腿”的说法?更确切地说,国产轮胎正处于从“经济实用”向“高端均衡”加速转型的关键爬坡期。它不再是看客,而是技术突围的实践者和市场格局重塑的重要参与者。当你在路上看到越来越多搭载国产高端轮胎的国产新能源车飞驰而过,当全球权威测评榜单上中国品牌的名字更加闪耀,答案自然会愈加清晰。轮胎一圈圈转动的,不只是里程,更是中国制造向上突围的坚实轨迹。这条路,正越走越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