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解锁体温自由?smart的座椅加热收费暴露出车企贪婪新高度

当基础舒适配置变成“氪金选项”,我们离花钱呼吸还有多远?

在车企们忙着给智能驾驶、车载大屏堆料时,smart悄悄开辟了新战场——把人类维持体温的基本需求做成了付费项目。方向盘加热2998元、座椅通风加热2998元,这些在北方冬季关乎行车安全、在南方盛夏决定驾乘体验的基础功能,竟被包装成“限时免费”的恩赐。当车企开始给人体热管理系统设置付费门槛,这场资本游戏已彻底突破底线。

一、荒诞现实:方向盘加热比命贵

在零下20℃的哈尔滨,冻僵的手指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触觉灵敏度,而车辆失控往往发生在3秒内。smart将方向盘加热设为付费项目,相当于给安全驾驶能力明码标价——2998元买的是紧急时刻的方向盘掌控权。更讽刺的是,该品牌官网上赫然写着“以用户为中心”的slogan,却在人体工学设计上设置付费关卡。

付费解锁体温自由?smart的座椅加热收费暴露出车企贪婪新高度-有驾

二、行业毒瘤:软件订阅制的畸形延伸

从特斯拉开启付费解锁后排座椅加热,到宝马尝试方向盘加热订阅制,车企正将“硬件预埋+软件收费”模式推向极端。smart此次虽以“限时免费”作遮羞布,但2998元的明码标价暴露本质:全系车型早已预装加热丝和通风风扇,却用代码锁住功能,把本应标配的硬件变成持续收割的“数字税”。

三、数据打脸:配置收费反噬用户体验

行业调研显示,86%消费者认为座椅加热/通风应作为标配。对比同级竞品:比亚迪元PLUS全系标配座椅加热,大众ID.3冬季套装(含方向盘加热)仅需900元。smart的收费策略不仅背离市场共识,更形成诡异反差——能花15万买车的用户,却要纠结是否多花3000元获得基础舒适性。

付费解锁体温自由?smart的座椅加热收费暴露出车企贪婪新高度-有驾

四、温水煮青蛙:被驯化的消费认知最危险

车企正用“限时免费”驯化用户:先用高价制造焦虑,再以促销制造获得感。这种套路在游戏行业叫“氪金”,在汽车业却包装成“用户权益”。当消费者开始接受“通风加热本该收费”,下一步可能就是付费解锁安全带预警、雨刮器调速——毕竟在资本眼中,人体需求皆是利润增长点。

拒绝为生存本能买单

汽车作为移动生活空间,维持人体基础舒适度的功能不该成为奢侈品。当车企忙着给方向盘加热标价时,或许该重温汽车发明者本茨的初心:让人类更自由地移动,而非更艰难地生存。消费者需要清醒认识到,今天为座椅加热妥协的每一分钱,都在为明天更离谱的付费功能铺路。是时候用钱包投票,告诉车企:体温自由,不容收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