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现在马路上的铁疙瘩是越铺越多,可大伙儿对这玩意儿的认知,也就停留在“能挪窝儿”的程度。不少人摸了三五年方向盘,兴许连车里那些“隐藏款”功能都还没解锁,更别提那些千钧一发之际能续命的门道了。如今这世道,弄一辆代步车不费劲,费劲的是怎么把这金属伙伴玩得溜溜转。
就拿那雨刷来说,有几个人晓得它还能“站岗”?估摸着大伙儿都觉得它就该像条咸鱼一样趴在挡风玻璃上。实际上呢,你只需摁住雨刷拨杆三秒,它就能启动“检修模式”,自己个儿立正。这招,北方的老铁们冬天肯定门儿清。赶上鹅毛大雪,雨刷冻得跟玻璃焊死了一样,愣扯的话,橡胶条就得报废。有了这个“站立模式”,就能避免这尴尬事儿,换胶条也轻巧多了,省了抠雨刷臂的力气。
再说那应急灯和雾灯。瓢泼大雨,几乎所有司机都会祭出双闪。但您知道不?按照国标,双闪的穿透力也就百米来着,而雾灯能飙到三百米!因此,在能见度低于一百米的时候,明智之举是雾灯、双闪齐开,并且降慢车速。可如果能见度超过一百米,那就只开雾灯,省得双闪扰乱了其他车辆对您转向灯的判断。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去年的沪昆高速连环追尾事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开了雾灯的车辆,事故率可是肉眼可见地降低了。
油泵散热这事儿,估摸着不少老手儿都给忘了。汽油泵是靠泡在汽油里降温的,要是油位低于四分之一,油泵就会露头,温度蹭蹭上涨,寿命也就跟着缩水。而且,油太少还容易把油箱底下的杂质给吸进去,堵塞喷油嘴。所以,加油的时候,最好是瞅见油表亮灯就赶紧补给,加到跳枪就收手,别贪多,不然容易损伤碳罐。
还有一些紧急情况下的救生技巧,驾校可不会教你这些。譬如,方向盘可别一把撸到底超过五秒。液压助力泵在方向盘打到极限的时候,管路压力会瞬间飙升,时间一长,容易崩油封,或者让方向机发出怪声。倒车的时候,打死方向后记得回半圈。当然喽,要是您开的是带电子助力的新款车,就甭操心这茬儿了。
熄火前关空调,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能大大延长电瓶的寿命。要是直接熄火,空调蒸发器里会留下湿气,滋生霉菌,一股子霉味儿。而且,第二天打火的时候,空调和发动机一块儿启动,电瓶的负荷会爆表。正确的姿势是,在抵达目的地前两分钟关掉空调的A/C开关,打开外循环,把管道吹干。手头宽裕的话,可以整一个电压监测器,随时掌握电瓶的健康状况。
我之前做过一个小测试,拿一辆德系SUV,在油量告急的情况下继续跑。在市区,勉强撑了五十八公里,但油泵温度已经蹿升到九十二度。在高速上,只能跑四十二公里,油泵就因为过热触发了保护机制。我还试了雾灯的穿透力,在夜里的大暴雨中,双闪的可见距离才八十三米,而雾灯能达到二百一十七米,差了整整两倍多。
所以说嘛,汽车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买了就能撒欢儿开的。那些藏在说明书犄角旮旯里的冷门知识,没准哪天就能救你于水火。下回开车前,不妨多捯饬捯饬你的座驾,指不定能发现更多让你眼前一亮的功能。
对了,您还解锁过哪些反常识的汽车骚操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