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实测:燃油车与混动车差距大,四大优点三大缺点全解析

一到放假,高速公路上车一多,网上关于燃油车和混动车的口水仗就准时开打。

很多人脑子里还存着一个老观念,觉得混动车就是在市区里省油跑得欢,一上了高速就露馅,成了个软脚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市区龙,高速虫”。

说句实在话,这观点要是放在几年前,或许还有点道理,但搁在今天,尤其是看到咱们国家自己研发的那些混动技术,比如比亚迪的DM-i、长城的Hi4,还有理想、问界搞得风生水起的增程式,你就会发现,时代的车轮早就滚滚向前了。

高速实测:燃油车与混动车差距大,四大优点三大缺点全解析-有驾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好好聊一聊,这混动车在高速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咱们先说说在高速上最刺激,也最考验车子功底的一件事——超车。

开过传统燃油车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你想超前面那辆慢悠悠的大车,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并不会立马给你想要的反应。

你得先听见发动机“嗡”的一声,转速表指针猛地向上甩,变速箱这才慢半拍地反应过来,给你降个挡,然后车子才像被人从后面猛推了一把,往前窜出去。

整个过程虽然不长,但在瞬息万变的高速上,这零点几秒的延迟,有时候就错过了最佳的超车时机,心里难免有点发虚。

而现在的新一代混动车,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有大功率电机的存在,它的动力输出逻辑跟油车完全不同。

电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反应快,扭矩来得直接。

你脚尖在油门上稍稍加力,强大的电流瞬间就涌向电机,几乎在你产生超车念头的同一时间,那股澎湃又极其平顺的推背感就来了,根本不需要等待发动机拉高转速、变速箱降挡的那个过程。

特别是在时速八十到一百二十公里这个最常用的高速超车区间,很多国产混动车的再加速能力,甚至比一些价格贵不少的2.0T涡轮增压的合资车还要猛。

这种说来就来的动力,给驾驶者带来的那种从容和信心,是开传统油车很难体会到的。

超车变得干净利落,不再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憋着一口气才能完成的“任务”。

高速实测:燃油车与混动车差距大,四大优点三大缺点全解析-有驾

再来聊聊一个特别影响长途驾驶感受的东西,就是车里的安静程度。

跑过长途的人都知道,在高速上连续开几个小时车,最让人疲惫的不是手脚,而是耳朵和大脑。

风声、轮胎滚动的声音,这些噪音本来就很大了,如果你的燃油车为了保持一百二的时速,发动机还必须一直维持在三千转左右的高转速,那发动机的轰鸣声就会源源不断地传进车里。

整个车厢就像一个持续的低频噪音场,时间长了,人会变得非常烦躁,疲劳感直线上升。

混动车在这方面,优势就太明显了。

以比亚迪的DM-i技术为例,它在高速巡航的时候,系统非常聪明,会尽量让发动机工作在它最舒服、也最省油的那个转速区间,也就是所谓的“经济转速区”。

这个时候发动机的声音非常轻微,要么是它在最高效地直接驱动车轮,要么是它在悄无声息地给电池充电,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使劲。

而像理想那样的增程式混动,它在高速上,发动机虽然一直在运转,但它的任务只是一个专职的发电机,转速被稳定地控制在一个点上,不会像油车那样忽高忽低地嘶吼。

所以整个车开起来的感觉,无限接近于一台纯电动车,非常平顺和安静。

这种静谧性带来的高级感,能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让你和车里的家人都能有一个更舒适的旅途环境,这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价值千金。

当然,咱们也不能光说好话,把混动车捧上天。

它也有自己的短板和一些让人纠结的地方,这些问题咱们也得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首先就是那个被无数人诟病的“亏电”问题。

高速实测:燃油车与混动车差距大,四大优点三大缺点全解析-有驾

很多人攻击混动车,最常用的一个说法就是“亏电了就是工业垃圾,油耗高得吓人,还没劲”。

这个说法,对于一些早期的、技术不太成熟的插电混动车来说,确实是事实。

那些老车的设计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有电的时候尽量用电,等电用光了,就全靠那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硬扛。

你想想,一台小发动机,要拖着比同级油车重好几百公斤的车身(因为多了电池和电机),还要提供动力,那可不就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嘛,油耗自然高,动力也肯定跟不上。

但现在,以我们国产DM-i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的工作逻辑变成了“以电为主,油为辅”,即便在电池电量很低的状态下,它也不是让发动机去硬拖车身,而是让发动机先高效地发电,再用动力强劲的电机去驱动车轮,或者在最合适的时机由发动机直接驱动。

这样一来,发动机始终能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既保证了动力,又控制了油耗。

根据大量车主的真实反馈,像秦PLUS DM-i这样的车,就算是在亏电状态下跑高速,百公里油耗也就在4升出头,比绝大多数同级别的纯燃油轿车都要省。

至于增程式混动,它在亏电高速行驶时,因为能量需要经过“油到电再到轮”的转换,中间会有一些损耗,所以它的油耗确实会比同级别的油车略高一点,这是它为了换取极致平顺安静的驾驶体验所付出的代价。

还有一个绕不开的物理问题,就是车重。

混动车因为多了一整套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体重普遍要比同级别的油车重上两三百公斤,有些大型混动SUV甚至重了四百公斤以上。

这多出来的重量,就好像你车里常年免费拉着三四个成年人。

高速实测:燃油车与混动车差距大,四大优点三大缺点全解析-有驾

在高速上直线行驶的时候,你可能感觉不明显,甚至会觉得车子更重,跑起来更稳当、更有高级感。

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并线躲避障碍物,或者在通过高速上那些曲率比较大的弯道时,这个重量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越重的物体,改变它运动状态就越难。

所以混动车在做这些机动动作时,车身的动态响应会显得有些笨重,操控的灵活性会打折扣。

同时,更重的车身也意味着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才能停下来,对刹车系统和轮胎的磨损也会更大。

这是物理规律决定的,是目前所有混动车都需要面对和优化的一个客观存在。

所以你看,把混动车和燃油车放在高速这个场景下对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好谁坏的问题。

它更像是一个选择题,答案取决于你的用车习惯和需求。

如果你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偶尔在节假日跑个一两百公里的高速回老家或者去周边玩,而且你家里有条件安装充电桩,能保证每次出门前都把电充满。

那么,混动车带给你的体验,无论是动力响应、静谧舒适性还是使用成本,绝对是碾压同价位燃油车的。

但反过来,如果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是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公路侠”,动不动就是一天干八百一千公里的长途,对你来说,时间比省那点油钱更重要。

那么,燃油车在加油站三五分钟就能“满血复活”的绝对便利性,是目前任何混动车都无法替代的。

毕竟,节假日堵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的滋味,谁试谁知道。

所以,别总盯着厂家宣传的那个“综合续航一千多公里”的理想数据,要多想想自己的实际用车场景。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只有最适合你自己的那台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