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爆了!小米汽车深夜认错车主炸锅

热搜爆了!小米汽车深夜认错车主炸锅

热搜爆了!小米汽车深夜认错车主炸锅-有驾

深夜22点的道歉信,揭开了智能汽车时代最痛的伤疤。当价值52.9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突然被锁住654匹马力,当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机盖被证明是"样子货",这场风波远不止是车企与用户的矛盾,更暴露了科技公司造车的致命短板。

一、性能阉割风波:花钱买了个寂寞?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一封道歉信冲上热搜。起因是车主们发现,刚提的SU7 Ultra在系统更新后,1548匹狂暴马力被锁在900匹的"笼子"里。想释放全部性能?得先通过8条赛道的圈速考试,最快要在北京锐思赛道跑进1分钟。

这就像买了台顶配游戏本,却发现显卡性能要通关《

黑神话

》才能解锁。洛阳车主李先生在社交平台吐槽:"我花53万买性能标杆,结果成了驾校学员?"更让车主恼火的是,这个决定没有提前沟通,直接通过OTA(远程升级)强制执行。

小米的紧急刹车来得很快——暂停推送、回滚系统、承诺4-8周出新版本。但信任裂痕已现:当车企能远程控制车辆性能,我们买的到底是车还是"订阅服务"?

二、碳纤维门:4.2万换1.3公斤减重?

热搜爆了!小米汽车深夜认错车主炸锅-有驾

另一个争议点更让人哭笑不得。首批交付的碳纤维机盖版车型,被博主用鼓风机实测打脸:号称"双风道高效导流"的开孔,既不能给刹车散热,也产生不了下压力。有车主拆解后发现,这根本就是个装饰件。

面对质疑,小米承认这个设计主要是"复刻原型车造型",辅助散热只是附带功能。但1.73㎡碳纤维材料仅减重1.3kg,相当于省下两瓶矿泉水的重量。更扎心的是,受损后维修必须整体更换,费用足够买辆五菱宏光MINI。

三、科技公司造车的认知代沟

这两起事件暴露了科技企业造车的三大硬伤:

  • 参数思维作祟:盲目追求1548匹这种数字游戏,却忽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赛道级性能

  • 软件思维错位:把汽车当手机搞强制OTA,忘了车主对车辆有绝对控制权

  • 用户思维缺失:从碳纤维机盖到赛道考试,决策过程完全没考虑真实使用场景

正如汽车分析师王锐指出:"传统车企改个螺丝都要做三年测试,新势力三个月就能OTA改动力——这种速度优势,正在变成安全隐患。"

四、深夜道歉背后的行业警示

热搜爆了!小米汽车深夜认错车主炸锅-有驾

小米的危机公关还算及时:给未交付车主改配铝制机盖,给已选装用户补偿2万积分(约值2000元)。但真正要修补的,是智能汽车时代的三大信任基石:

  1. 知情权:任何影响车辆性能的改动必须提前公示

  1. 选择权:车主应该能自主决定是否升级系统

  1. 掌控权:花钱买的车不能变成"厂商说了算"的电子玩具

这次事件给所有车企敲响警钟:当电动车越来越像"四个轮子的手机",如何平衡智能升级与用户权益,将决定谁能笑到最后。

思考题:如果你花50万买的车被远程限速,你会接受"为安全着想"的解释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三位读者将获赠小米汽车定制周边礼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