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这车开起来太肉了,超个车得提前打报告!”刚提吉利帝豪那会儿,朋友老王在微信群里的吐槽让我笑出了声。可两个月后,当我握着荣威i5的方向盘深踩油门时,突然意识到——老王说的可能不是段子。作为一名帝豪车主,我自认为对这台“国民家轿”了如指掌,直到偶然试驾了同事新买的荣威i5,才发现这两款看似相似的车型,骨子里的差距竟像油条和法棍一样鲜明……
一、10万块买帝豪,我图的是“稳”
当初选车时,我的需求很明确:预算10万内,皮实耐用,最好还能有点面子。逛遍4S店,吉利帝豪的销售小哥一句话戳中了我:“这车一个月卖一万多台,二手市场转手都快!”看着展厅里那台白色帝豪,直瀑式格栅配上贯穿式尾灯,虽然不算惊艳,但确实像“穿西装打领带的班干部”,透着股让人放心的稳重劲儿。
提车那天,销售特意演示了双12.3英寸大屏的玩法:“喊一声‘你好吉利’,空调、导航全搞定!”实际用下来,银河OS系统确实流畅,尤其是远程启动功能,冬天提前热车再也不用缩着脖子等。不过开了两周就发现,这车起步时油门得像哄小孩似的轻踩,稍微急一点发动机就“干吼不走”。有回在高速服务区想插个队,后车司机摇下车窗冲我喊:“兄弟,你倒是冲啊!”——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试驾荣威i5:原来“买菜车”也能玩心跳
两个月后,公司新来的95后同事小张开着一辆亮蓝色荣威i5来上班。鹰眼大灯配三段式尾灯,活脱脱一副“街头玩家”的架势。他嘚瑟地晃着钥匙:“哥,我这车带L2自动驾驶,油耗才5.5!”我表面淡定,心里却痒得像猫抓——必须得试试!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我就被10.25英寸双联屏唬住了。小张一句“打开天窗,播放周杰伦”,斑马系统秒响应,空调出风口还同步吹起了凉风。轻踩油门,1.5L发动机的反馈居然比帝豪积极得多,红绿灯起步时甚至能甩开旁边的网约车半个身位。更绝的是过弯时,双腰线设计的车身像被磁铁吸在路面,完全没有帝豪那种“晃晃悠悠开船”的感觉。下高架时瞥了眼仪表盘,油耗显示6.2L——比官方数据还低!
三、油耗对决:一碗牛肉面钱的差距
为了验证数据,我特意借小张的车跑了趟老家。120公里路程,帝豪表显油耗7.3L,荣威i5居然只烧了6.8L。按现在92号油价算,每百公里省下4块钱,一年跑1.5万公里就是600块——够吃20碗牛肉面了!不过i5车主也有烦恼:CVT变速箱低速时偶尔会“思考人生”,像极了网速卡顿时的加载图标。
反观我的帝豪,虽然油耗稍高,但胜在DVVT技术让高速巡航时特别省油。有次跑长途,一箱油硬是撑了780公里,服务区加油时隔壁特斯拉车主都投来羡慕眼神。不过日常通勤时,帝豪的“慢性子”确实让人抓狂。有回送孩子上学迟到,闺女在后座嘟囔:“爸爸,我们下次能不能换个会飞的汽车?”
四、空间较量:奶爸VS单身贵族的取舍
论“肚子里能装货”,帝豪绝对是个狠角色。上个月帮朋友搬家,后排座椅40:60放倒后,居然塞进了婴儿车+两个28寸行李箱。反观荣威i5,虽然轴距比帝豪长30mm,但溜背造型让后备箱开口小得像瓶口,装大件时得玩“俄罗斯方块”。不过i5的后排腿部空间确实宽敞,小张178cm的身高坐进去还能跷二郎腿,而我那帝豪的后排,坐三个成年人就得“膝盖贴膝盖”。
更让我眼馋的是i5的座椅——20mm零重力填充层比帝豪的仿皮座椅软乎得多。有回带全家自驾游,老婆在后排全程补觉,到家还夸:“这车比咱家的颠得轻!”不过帝豪车主也有骄傲时刻:上周暴雨天,540°透明底盘让倒车像玩VR游戏,360度无死角避开积水坑,荣威i5的倒车影像相比之下就略显寒酸了。
五、终极拷问:选“街车”还是当“显眼包”?
开惯帝豪的人,很难不被荣威i5的年轻气质打动。它的斑马系统能识别20多种方言,有回我用老家话喊“打开车窗”,居然一次成功;而帝豪的HiCar互联虽然稳定,但总感觉少了点“人情味”。不过论保值率,帝豪就像银行定期存款——三年车龄还能卖5万,而荣威i5的二手车价得靠“砍价艺术”。
最近陪表弟选车时,他盯着i5的鹰眼大灯挪不开步:“这车开去约会多拉风!”我拍拍他肩膀:“要撩妹选i5,要过日子还是帝豪稳。”结果这小子第二天就提了i5,还振振有词:“省下的油钱够请姑娘喝奶茶了!”
结尾:
如今我的帝豪里程表已突破8000公里,偶尔还是会怀念荣威i5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但每当看到小区停车场里整整齐齐停着七八台帝豪时,又觉得这车像极了过日子——未必处处惊艳,但永远不用担心它掉链子。或许正如车友群里的金句:“帝豪是白开水,i5是气泡水,喝多了才发现,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所以,如果你问我这两万块的差距值不值?我的答案是:成年人不做选择,试驾完再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