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的一天,我开车路过县城的汽车展销会,不经意瞅见魏牌新能源的蓝山DHT-PHEV停在展示区。一旁的工作人员拉着嗓子喊着优惠政策:“蓝山PHEV,1.5T混动系统,油耗超低!”这样的宣传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围过去。
我心里嘀咕:“混动系统确实听着‘高大上’,可这技术到底咋样?用了真省心吗?”站在那,我又听旁边几个看车的人聊起各自的想法。一个穿着蓝白条纹衬衫的中年男人随口问道:“这车的噪音控制咋样?混动系统有时候发动机介入是不是容易听着别扭啊?”销售人员笑了笑,说:“现款车型在噪音方面优化了不少,但确实,极限情况下还是能听到少许发动机介入的声音。”看着中年男人点点头,我心想,这个问题细想确实挺重要——毕竟家庭用车,谁不想静音点呢?
说到家庭用车,魏牌旗下的高山MPV也同样引人注意,尤其是那辆30多万的高山7。展台上放着宣传板,说什么“移动大客厅”“母婴级健康座舱”“后排生命体征监测”……简直像是专为带娃的家庭设计的。一对小夫妻正在试坐,他们把孩子抱进车里后排,新手妈妈笑着摸了摸座椅,说:“确实舒服,我们家宝宝坐这不挤,但第三排有点紧凑。”她似乎对车后备箱略显局促的空间有些犹豫,小声和爱人嘀咕了一阵。展台工作人员赶紧补充:“不过我们车的激光雷达是全系标配,这个同价位里是独一份的,尤其对复杂路况识别挺准。”
看得出来,这对夫妻对车里智能功能的看重远多于其他细节。让我也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的话:“买车有时候,就得看谁能把日常的麻烦事给解决了。”
真车用起来咋样,可能还是得看用户和开几个月的“后劲”。讲真,我碰巧知道个朋友,去年买了一辆魏牌的摩卡PHEV。他前阵子跟我吐槽,说车机系统支持的华为HiCar平时用顺手,但新系统升级后反而出现了卡顿,不如之前流畅。我顺嘴问:“你后悔买它吗?”他摇摇头:“后悔倒谈不上,毕竟车确实舒适省油,公司假期多了,经常全家出去透透气。不过确实有些地方还得改善,像软件操作这些,要能更稳定点就好了。”
相比之下,一些偏远地区的用户可能有其他烦恼。听说魏牌的服务网点覆盖到200个城市了,但还有车主抱怨小县城或者村里维修服务难找,甚至有的人为了修车跑了几十公里才找到合适的网点。虽然厂家在推“DTC模式”,希望用460家零售中心解决问题,但实际操作中,向偏远地区延伸服务网络还是任重道远。
不过仔细一想,魏牌在30万元以内的MPV市场里,确实算抓住了家庭用户需求的重点。它凭借混联DHT、Hi4等核心技术,在性能和家庭场景之间找到了一点微妙的平衡。如果拿同价位竞品来说,如腾势D9、传祺E9,高山7的激光雷达标配独树一帜。而靠蓝山DHT-PHEV这样的定位,又成功吸引了不少注重性能与实用性的中产阶层。
难怪有人说,魏牌的高端化之路已经有了点眉目。数据也印证这一点:9月魏牌的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里,它占了35.2%。“高端化”能否走得更稳,后续还是面临不少挑战。像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龙头企业市场号召力强,友商新品如小鹏P7的800V高压平台、问界M8纯电版也在持续抢市场蛋糕。魏牌下一代平台的开发听说还计划支持包括纯电、混动在内的五种动力形式,但要真的准点交付,并且保持创新力,压力不可小觑。
说实话,我觉得魏牌销量增长、技术竞争力的提升,跟它贴近家庭用户需求的定位关系很大。从用户运营到核心技术“混联DHT”、智能化创新等方面,它确实有不少亮点,但从服务网络到工程化细节的打磨,再到消费者对品牌可靠性的普遍认知上,魏牌接下来得再下功夫。高端化和规模化要同时兼顾,确实不容易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