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咱们对一辆车的信任,其实比对一个人的信任还深。开着的时候,大脑自动屏蔽掉很多担心,觉得这年头科技发达、厂家不会掉链子,出门上高速还不是稳得一批。可偏偏,有些事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落谁头上都不是提前安排好的。
比如这次风云T9全车黑灯事件,别说你没听过,就算你是老司机也得起鸡皮疙瘩。你想,高速上,脚踩到底还只跑四十,仪表盘突然成了圣诞树,所有灯一起亮,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正经广告里的新能源“智能体验”。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参与一场极限生存秀,下一秒可能被后面大货顶上天。
如果你觉得这是偶然,4S店的答案让你大概率要怀疑人生——副驾驶座椅下线束被磨破,两根线一触即发——短路,整套CAN总线瘫痪,所有电子设备一夜回到解放前。问问自己,买这个车的时候想到过吗?你琢磨过你脚底下的线,也许就决定了你这条命是怎么活的?
最离谱的不是线本身,其实是咱们对细节的忽略。你看,就连护板都成了大玩家,本来装它想着为发动机保驾护航,结果反客为主。高速上共振,金属撞击声音大到放着音乐你都听不见,还是金属护板“赤手空拳”地在敲打你的小心脏。【为什么护板会有这种毛病?】厂家用的原厂件讲究比例、讲究结构,轮到很多加装护板就只认厚度和钢印。能省则省,散热、共振、线束走位,全靠小作坊自己瞎蒙。
新能源车有个天生的痛,就是靠通讯活着。CAN总线好比人体神经绳,痛点就在这,小地儿出事,哪哪熄火。你以为是电池亏电,其实是通讯短路;你以为是马达发烫,其实是后备箱的一个插头落灰。有经验的师傅都认了,现在每月最少抓两三台线束短路的货。就跟当侦探一样,你怀疑的地方永远是表象,真凶藏在垫子底下。
其实这线束问题,绝对不是闷声发大财的榔头货。很多人为啥一辆新车开半年,忽然就感觉座椅底下有焦糊味?4S店一句“正常现象”,你信吗?哪儿“正常”?不是绝缘层已经磨破露铜丝了吗?嗯,等哪天通讯短路了,甚至烧点儿啥了,你再想起来,这不是“正常”的味,是危险在提前打招呼。
但咱们国人图啥?便宜、实惠、想一步到位,多加装几个电子玩意儿直接车内“高配升级”。啥360全景影像啊、氛围灯啊、行车记录仪啊、迎宾踏板啊……只要你想到,淘宝准能给你一整套。可你真知道加装有多埋雷?随便塞条线居然塞到气囊里,气囊灯都能让你亮半年。这种盲加盲插,根本没人监管,出了事你找配件厂、找施工谁能给你回应?
还有护板,实验室都能测出来,2毫米以下的铝合金护板八十迈共振直接120分贝,这啥概念?电锯声,戴安全帽都不管用。更可怕的是一堆低质护板连原厂的散热孔都省了,电池底部温度直接玩飞,热失控呢?夏天一充电更慢,谁活受这窝火?
再说说维保。以前传统油车,大家都图省事,“大宝剑”一样,半年换机油就当保养到位。可新能源可不是这个逻辑,电路复杂得跟盘丝洞一样,你只要有一点搭火、小短路、插头松动,分分钟就给你个大惊喜。
咱们都知道“安全无小事”,可真操作的时候,谁能保证你加装的小哥肯定靠谱?反正师傅们都说,90%的电路故障都是后装设备引起的,你就问装件的人会不会保护绝缘层、包扎波纹管,用不用防水接头?大概率,锁螺丝全凭感觉。你图省事,他也图快活,一会儿直接给你埋个雷。
现在新车刚买来的年轻人,个性化是好,要真把配件当“装饰蛋糕上的樱桃”,还真得多上一点敬畏。每月抽空,自己掀一掀座椅地垫,看看门槛与底部线束磨没磨破、有没有冒黑色、是不是有线已经褪色或者露铜。这些事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习惯成自然,麻烦的是如果你连看都懒得看,出了问题又只能怪自己。
有人说,“都花二十来万买个电车了,厂家总得做好吧?”道理谁都明白,但你别忘了,现在车辆设计越精细,线路走位越精准,本事是长出来了,但绷得太紧,出事也容易。何况,你后天还加一堆设备,谁替你兜底?
还有钱的事。刚买车都舍得,刚出问题就想着怎么省钱。便宜护板几十块、便宜电器百八十、便宜安装乱塞线,结果呢?不是全车瘫痪就是主要电控板烧毁,到头来主板一修就是几千上万。你省加装的钱全交了智商税,想哭都找不到人。
其实,就汽车安全而言,所有人都是小白鼠,谁都可能摇到大奖。别人出问题是新闻,自己出问题是教训。把每一次故障都当成一堂必修课,别等踩过坑才想明白“我的座椅下面原来一点都不保险”。
我的建议其实真没多高深:每月认真看看底下的线,有破皮的赶紧缠好,能让专业人士加装就别图自己动手。护板用原厂,厚度、结构一个都不马虎。装设备要求他们波纹管护线、防水防尘,钱少花点别省,命和安全没得省。
想为自己省大事儿,就真别把每个小问题都当小打小闹。新能源车的智能和便利,建立在你脚下不出事的基础上。别让一堆彩灯提醒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安全感”。开车上路,哪有不担心的?但你要信的是自己的每一步都靠谱,不然这份信任迟早被打折扣——往往,失控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多天真。
你说,以后还敢不敢轻信4S那句“正常”?我看,所有的“正常”,其实都是没出事的幸运。把每次小概率的恶性事故,当作明天会落在自己头上的高概率,不才是真正的养车之道吗?你说对不对?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