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的跨市公交,从2024年中通道开通时就同步上线了,如今运营刚满一年,人气高到乘客天天盼着加车次;而江苏的宁扬长江大桥跨市公交,开通半年多,却冷清得很,老百姓不太买账。这一热一冷之间,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
先说说深中通道跨市公交的“火爆秘籍”。
深圳和中山隔江相望,两岸光是常住人口加起来就有上千万,跨江上班、走亲戚、逛商场的需求本来就旺盛。以前没通道的时候,绕路要花两三个小时,现在走深中通道,坐公交半小时就能跨江,天然就有客流基础。
更关键的是,这公交是真把“便民”做到了实处。就说票价吧,博览中心到前海湾只要18块,翠亨新区到前海湾更便宜,才15块。要知道,自己开车过通道,光通行费就得50块,再加上油钱,一趟下来百八十块打不住。对比下来,公交不仅省钱,还不用费心找停车位,对普通人来说太划算的。
所以运营数据才这么亮眼:一年下来客运量突破300万,相当于每天平均有8000多人坐,高峰时候一天能超过1.7万人次。现在不光是深圳和中山的人爱坐,连旁边广州南沙的居民都盼着线路能延伸过去。最近公交公司真就加了车次,还把线路往南沙靠了靠,这下更受欢迎了。
再看宁扬长江大桥的跨市公交,境遇就有点尴尬了。
南京和扬州,都是经济不错的城市,隔江相望的两地居民,按理说跨江办事、游玩的需求也不少。大桥开通后,开车半小时就能从南京到扬州,本以为公交能分走不少客流,可实际坐的人不多。
问题出在哪儿?很多人一看到票价就摇头——最高要50块。这哪是公交价啊?要知道,从南京坐高铁去扬州,最快20分钟,票价也就30多块;就算坐普通城际公交,绕点路但票价只要十几块。花50块坐跨江公交,速度没高铁快,价格却贵了不少,老百姓自然不乐意。
有人说,可能是公交走大桥快?但实际体验下来,从市区到大桥两端的公交站点,还得转车,算上两头的时间,未必比直达的高铁省时。而且50块的价格,都快赶上顺风车了,人家顺风车还能上门接送,比公交方便多了。这么一比,跨江公交就没什么优势了。
其实,跨市公交的核心是“普惠”。深中通道的例子已经说明,只要票价亲民、线路贴合老百姓的出行习惯,哪怕私家车再多,公交也能火起来。它不光方便了居民,还实实在在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住在中山的人,花15块就能去深圳逛商场、找工作;深圳的上班族,也愿意搬到房价更低的中山,靠公交通勤。这种“低成本流动”,正是跨江通道该发挥的作用。
宁扬长江大桥的跨市公交遇冷,未必是需求不够,更多是没找准老百姓的“痛点”。如果能参考深中通道的做法,把票价降下来,比如调到20块左右,再优化线路,让市区居民能更方便地坐上直达车,说不定情况会大不一样。毕竟南京和扬州之间,周末去对方城市吃早茶、逛景点的人不少,要是公交划算又方便,肯定有人愿意试试。
现在,深中通道的跨市公交还在加车次、扩线路,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便利;而宁扬长江大桥的跨市公交,还在冷清中摸索。这两种不同的境遇,其实给所有跨市交通提了个醒:修好了大桥只是第一步,怎么让老百姓愿意用、用得起,才是更重要的事。
说到底,跨江通道也好,跨市公交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让城市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价格公道、出行方便,老百姓才会买账,这些交通设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两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活起来。希望宁扬长江大桥的跨市公交能早点找到“破局点”,像深中通道那样,成为连接两座城市的“暖心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