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被小米SU7 Ultra车主们“炸”上了热搜。
事情要从那款售价4.2万元的“赛车级碳纤维前舱盖”说起——官方宣传时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双风道导流散热”“提升下压力”,结果车主实测发现这玩意儿就是个“纯装饰”,功能几乎为零。
更气人的是,小米突然推送系统更新,直接把车辆马力锁了一半,非让车主去赛道刷圈速才能解锁。
这下车主们彻底炸锅了:“我花30多万买车,还得配合你搞营销?”
目前,全国维权群人数已超300人,集体要求退车或赔偿。
这事儿真不能怪车主较真!
你说你搞智能大屏、氛围灯这些花活儿也就算了,可安全性和性能配置是能糊弄的吗?
1. “智商税”收割太狠:4.2万选装件做成“薯片防撞梁”,导流孔成了摆设,这和路边摊贴个碳纤维贴纸有啥区别?
车主花真金白银买的不是“皮肤”,是实打实的性能啊!
小米一句“信息表达不清晰”就想蒙混过关,道歉值几个钱?
2. 锁马力这招太损:车都卖出去了,突然用系统更新把马力砍半,逼着车主去赛道刷数据给品牌贴金。
这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把车主当免费广告工具了?
难怪网友吐槽:“雷总造车是假,搞互联网套路是真!”
3. 行业歪风该刹车了:现在某些车企就爱搞“PPT造车”,参数吹得比天高,拆车一看全是槽点。
这次小米翻车给所有车企敲警钟:用户不是韭菜,拿生命安全开玩笑的营销,迟早反噬品牌!
小米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车主当猴耍。
要我说,车企玩创新可以,但得先把方向盘握稳了——安全、诚信永远是底线!
咱们消费者也得擦亮眼,别被“黑科技”忽悠瘸了。
这事儿您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聊聊!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咱们一起监督行业回归正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