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发声,苹果CarPlay Ultra不够惊艳,引发热议

最近汽车圈和科技圈有件挺热闹的事,值得咱们普通人也来聊一聊。

这事儿的主角,一边是鼎鼎大名的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宝马,另一边是咱们几乎人手一个的苹果手机背后的苹果公司。

事情的起因是,宝马的一位高管在公开场合表示,苹果正在大力推广的下一代车载系统CarPlay Ultra,在他们看来“也没那么令人兴奋”。

宝马发声,苹果CarPlay Ultra不够惊艳,引发热议-有驾

这话一说,可就有点意思了,这不等于公开说“我看不上你”吗?

一个是以驾驶乐趣和豪华体验著称的百年车企,一个是引领全球消费电子潮流的科技巨头,这两家“神仙”掰手腕,背后可不只是谁家屏幕更好看那么简单。

这关系到我们未来开车时,到底是用车企自己开发的系统,还是用我们更熟悉的手机系统,更深层次地讲,这关系到未来汽车这个“轮子上的智能设备”的“灵魂”到底归谁管。

咱们先来看看宝马这边是怎么说的。

说这话的人是宝马集团负责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开发的高级副总裁,叫史蒂芬·杜拉赫。

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专门研究怎么让我们在车里用中控大屏、看仪表盘感觉更爽的负责人。

当有人问他,宝马未来最重要的新车型平台“Neue Klasse”会不会用上苹果最新的CarPlay Ultra时,他的回答非常干脆:暂时不打算用,因为我们觉得这东西“也没那么令人兴奋”。

他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傲气”。

他认为,宝马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车里的屏幕布局和功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他坚信,宝马自家的iDrive系统要比CarPlay更强大。

他举了例子,说宝马最新的iDrive系统,功能非常全面,比如有贯穿整个中控台的超长“全景显示屏”,屏幕上的小组件可以像手机桌面一样随便自己定义,系统甚至还能猜到你可能想干什么,提前把功能准备好。

在宝马看来,一个好的车载系统,必须是和整辆车深度捆绑的,它不仅要能导航、放音乐,还要能控制空调、调节座椅、显示车辆的各种精确数据,甚至和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完美配合。

而CarPlay,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个“外来户”,是把手机上的一些功能投射到车机屏幕上,终究隔了一层,不够“原生”,不够深入。

宝马发声,苹果CarPlay Ultra不够惊艳,引发热议-有驾

这位高管还透露了一个宝马的内部数据,说他们发现很多车主刚开始确实喜欢用CarPlay,但用了一段时间后,体验到宝马自带的导航和多媒体控制的便利性,就又会转而使用宝马自己的系统。

他甚至还说,司机们实际使用CarPlay的频率,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低。

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你们用户只是被习惯蒙蔽了双眼,其实我们家的东西才是真正好用的。

面对宝马这种近乎点名的“批评”,苹果公司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不过苹果的回应方式显得非常“体面”,没有和宝马打口水仗,而是拿出了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苹果的发言人先是礼貌地表示,宝马高管提到的那些高级功能,比如深度整合车辆硬件、个性化定制等等,其实最新的CarPlay Ultra也都能做到。

言下之意是,别用老眼光看我们,我们也在进步,你有的功能我也有。

紧接着,苹果放出了一个“大招”,他们引用了一家非常权威的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发布的《2024年美国汽车性能、运行和布局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不是苹果自己做的,所以结果相对客观公正。

报告显示,在车载娱乐系统这个项目上,使用CarPlay的车主给出的满意度分数是840分(满分1000分),而所有车主的平均满意度是805分。

最关键的一点是,那些只使用汽车原厂系统的用户的满意度,比平均分还要低。

这个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和宝马说法截然相反的现实。

宝马发声,苹果CarPlay Ultra不够惊艳,引发热议-有驾

宝马说用户用着用着就不用CarPlay了,而独立报告却说用CarPlay的用户明显更开心。

这让整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相?

其实,这场争论的背后,远不止是两个系统谁好谁坏那么简单。

这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未来汽车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战。

我们可以想一下,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

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会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

我们可以在车里办公、娱乐、购物,汽车会变成继家和办公室之后的“第三空间”。

那么,这个空间里的“操作系统”由谁来提供,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用苹果的CarPlay或者谷歌的Android Auto,那汽车制造商就可能慢慢地变成一个只负责生产硬件的“代工厂”,就像很多手机厂商为安卓系统生产手机一样。

真正掌握用户数据、消费习惯、应用分发渠道的,将是苹果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

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销售订阅服务、推送广告,获取巨大的利润,而车企可能只能挣一笔硬件的钱。

这对于像宝马这样拥有百年历史、以品牌和体验为荣的传统巨头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宝马发声,苹果CarPlay Ultra不够惊艳,引发热议-有驾

他们要拼尽全力保住对汽车“灵魂”——也就是用户体验的控制权。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宝马和苹果还在为“谁来当家”而争论不休时,在我们中国,这场关于智能座舱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玩法也完全不同。

你看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和科技公司是怎么做的。

华为已经不满足于搞手机投屏了,他们直接推出了鸿蒙座舱,这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车载操作系统。

你的华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一上车就能和车机无缝连接,数据和应用可以自由流转,这种体验的深度和统一性,是CarPlay这种“外挂式”系统目前难以企及的。

再看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他们从造车的第一天起,就把智能座舱当成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车里的语音助手比很多手机上的都聪明,能控制车里几乎所有的功能,各种智能化的场景模式也玩得非常溜。

更不用说小米,作为一家顶级的科技公司,直接下场自己造车,目的就是要实现硬件和软件最极致的融合。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宝马对苹果的“嫌弃”,其实反映了传统汽车巨头在面对科技浪潮冲击时的一种普遍焦虑和自保心态。

他们想守住自己的传统优势领域。

但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融合趋势。

这里的车企和科技公司不再是简单的“你进我退”的博弈关系,而是深度合作,甚至是跨界融合,共同去定义下一代汽车的体验。

最终,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既不是某位高管的豪言壮语,也不是某份冰冷的数据报告,而是我们每一位坐进驾驶座的消费者。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点击,都在为未来的汽车形态投票。

是选择车企打造的深度整合但相对封闭的“原生系统”,还是选择科技公司提供的开放便捷但可能不够“懂车”的“手机生态”,这个问题的答案,市场很快就会给我们揭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