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自上市以来已逾一月,对其评价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汹涌,称其为国货之光、技术巅峰等。
然而,批评的声音同样不少。一部分观点认为,比亚迪的品牌积淀尚显不足,尚未具备制造百万级别豪华车型的实力。这一观点主观色彩浓厚,对于认可比亚迪的人来说自然无所谓,但对于不认可的人来说则难以被说服。
另一方面,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仰望U8采用增程模式引发了一些质疑,因为增程技术一直被视为较为落后。理想汽车就因为采用增程技术而屡遭网友诟病。如今,仰望U8售价百万以上,仍采用增程式混动技术,这引发了疑问:这项技术是否值得如此高昂的价格?
混动技术涵盖油混、插混和增程式三种路线,它们虽然都包含发动机、电池和电机,但各有特色。
首先,电池大小是显著区别之一,油混通常采用小电池,电量仅几度,纯电里程有限,仅数公里。
其动力以发动机为主,电机起辅助作用,且电池不可外接充电,也无法上绿色新能源车牌。
相较之下,插混和增程的结构较为简单。插混车型搭载较大电池,中低速时以电驱动为主,高速时则可采用发动机直驱,同时发动机也可为电池充电。
增程式电车是搭载发动机的车辆,其动力完全依赖于电机,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为电池充电,可形象地理解为电池的“充电宝”。
三种混动技术各有千秋。油混的优势在于省油,即使在高速状态下油耗也相对较低,但其在全工况下仅可使用燃油,无法提供电车的独特体验,如加速性能、行驶静谧性和驾驶平顺性等。
插混和增程式车辆则具备油电两用功能,在城市驾驶中可如同纯电车一般使用,降低用车成本并提升驾驶体验。然而,由于它们不依赖变速箱改变传动比,高速行驶时的油耗相对较高。
这三种混动技术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哪种技术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一年的行驶里程中高速路段占比并不高,短途代步占据了90%的用车场景,因此油混的优势并不明显,插混和增程因此成为更受欢迎的选择。
有人认为插混和增程的技术含量较低,因为它们的原理和结构相对简单。然而,我认为技术是否简单并不是消费者购车的唯一考量因素。消费者关注的是购车成本、用车成本以及用车体验。
实际上,简单有效的技术同样能够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为何非要复杂化技术呢?
将技术简化也是一种进步,至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惠及消费者。
比亚迪实施的“油电同价”策略,成功将混动车辆的价格降至与燃油车辆相当。例如,秦PLUS DM-i冠军版的售价仅为9.98万,这一价格甚至低于卡罗拉的混动车型。
插电式混动车辆相较于增程式混动还具有成本优势,因为增程式车辆需要额外的增程器,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占用了车内空间。因此,小型轿车普遍不采用增程式,甚至紧凑型增程式SUV也较为罕见。
关于仰望U8为何选择增程模式的问题,答案相当明确。仰望U8的动力特性使得增程模式成为最优解。仰望U8搭载的是易四方技术,该技术基于四轮独立电机驱动,排除了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可能性,只能选择电池驱动或增程器。考虑到仰望U8作为一款硬派越野车型,增程模式能有效解决其续航问题。因此,增程模式无疑是仰望U8的理想选择。
关于仰望U8的发动机是否能够带动其强大的动力系统的问题,存在一些误解。虽然仰望U8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0千瓦,其四电机的最大功率为880千瓦,但在实际运行中,电机并不会持续以最大功率输出。实际上,电机分为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仰望U8的四电机额定功率为260千瓦,单电机的额定功率仅为65千瓦。在正常的驾驶情况下,如起步或加速超车时,并不需要全功率输出。此外,车辆还配备了一块49度多的动力电池,进一步确保了发动机能够带动电机功率。值得一提的是,仰望U8的发动机表现卓越,采用2.0T技术实现200千瓦的功率,且仅需使用92号汽油,这是许多2.0T发动机难以达到的。因此,仰望U8的动力系统经过精心设计,能够确保高效、安全的运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