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小朋友,一个扶着自行车,一个看着挤在齿轮中的链条,悄声说着什么。突然就想起,中学时代的自己。车链条掉落是常有的事。我也是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熟能生巧的。偶尔还能随手帮一下遇到此困难的人。
习惯性驻足,想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是否能解决问题。只见他们看看车子,又看看自己的手,茫然无措的样子,就知道很少遇到此种情况了。
靠边停下车子,走到他们近前,详细看看他们遇到的困难。我蹲下身,指着齿轮和链条的连接处说:"这里卡住了,得先把链条松出来。"穿蓝色外套的男孩怯生生地问:"叔叔,会不会弄脏手?"我忍不住笑了:"修车哪有不脏手的?"说着便动手示范起来。
两个小家伙凑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的动作。当我将链条重新搭上齿轮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哇"了一声。穿红色运动鞋的男孩突然说:"我爸爸从来不让碰自行车,说会弄坏。"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边拧紧螺丝边问:"要不要试试?"他们犹豫地对视一眼,终于鼓起勇气伸出手。虽然动作笨拙,但那股认真劲儿让我想起第一次在车棚偷偷修车的自己。
"对,就是这样,慢慢来。"我指导着他们调整链条的松紧度。蓝外套男孩突然抬头:"叔叔,你小时候也经常修车吗?"我望着天边渐变的晚霞,仿佛看见十几岁的自己蹲在放学路上,校服袖口沾满油渍的样子。
"不仅经常修,"我笑着把扳手递给他们,"还经常把车修得更糟呢。"两个孩子咯咯笑起来,手上的动作却越来越熟练。当链条终于顺畅转动时,他们兴奋地击掌欢呼,脸上沾着的油污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看着他们推车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有些技能不仅关乎实用,更承载着成长的印记。就像此刻地上那串交错的油渍手印,记录着又一个孩子第一次战胜故障的瞬间。远处传来他们清脆的笑声,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口袋里那把随身多年的折叠扳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