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车企负债率都在六成以上,而国内车企的有息负债占比远低于国外车企。谁能用更轻的杠杆维持高效周转,实现良性成长,谁就是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胜者
文丨花生
2024年,对于全球车企来说,难言是顺利的一年。
从大面上看,全球汽车销量实现了正增长,全年销量达8900万辆,同比增长2.1%。
丰田汽车成为唯一一家年销量破千万辆的车企,该公司以1080万辆的销量拿下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冠军。2024年,首次有两家中国车企入围全球车企销量前十,其中比亚迪以427万辆的年销量排名第六,吉利控股则以333万辆的年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可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愈发迅猛。
与此同时,即便是全球头部车企,依然承载着不小的压力,比如大众全年销量903万台,同比降3.5%;营业利润为191亿欧元,同比下降15.4%
整体大盘销量上涨,坐拥全球布局,且有强大规模效应,能够平摊研发生产成本的全球车企,为何业绩不断承压?
这背后,是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革。面对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巨变,全球车企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投入、高竞争周期。
这些严酷的竞争格局已经体现在财报上,头部车企普遍背负着高负债,这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共性。
在全球车企百舸争流的局面下,谁能以更优的结构、更高的效率,赢得未来?
Part I高杠杆换未来
数据显示,全球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过了80%。
比如,2024年,福特达到84.3%,通用为76.6%,大众为68.9%,丰田也在60%以上。国内的情况类似,奇瑞(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负债率达88.7%,蔚来为87.5%,赛力斯为87.4%,比亚迪74.6%。单看纸面数字,放在传统行业里,这无疑都是高负债。
高负债的背后,一方面源于汽车制造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研发、模具、生产线、供应链、渠道、服务体系,无一不需要巨额投入。
另一方面,则源于目前汽车行业残酷的竞争态势。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车企面临多赛道并行的竞争——纯电、混动、智驾、补能网络,样样都是资本密集型。这意味着,真正有志于赢得未来的企业,往往选择继续加码投入,而不是削杠杆。
因此,负债的高低并非唯一的风险指标。更重要的是:这些负债的性质是什么?能否带来真正的成长?
Part II有息与无息,差别有多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是负债,也可以拆分成不同类别,进而分析出企业真实的债务压力。
拆解车企负债结构,首先要区分有息与无息负债。有息负债包括银行贷款、债券等,需要定期支付利息;无息负债则多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属于经营流转产生,并不会直接造成资金压力。
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利息成本。若还本付息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全球车企的负债构成存在显著差异。以2024年报为例,丰田的有息负债占比高达68%,福特为66%,大众集团为32%。相较之国际头部车企,国内车企对有息负债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吉利控股有息负债占比为17%,奇瑞为12%(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长城汽车为12%,比亚迪为5%。
有息负债到底有多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成本、流动性与再融资能力。在利率波动、融资环境紧缩的大背景下,更低的有息负债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更高的自主性。比如说比亚迪,之所以能在高增长下保持低杠杆,背后是其强大的内生造血能力——营收回款快、利润规模大、现金流健康。
Part Ⅲ如何与供应链共成长
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财务细节,是应付账款与付款周期。表面上,账期越长、应付账款占比越高,企业越能通过占用供应链资金来缓解自身压力;但从长期看,真正高效且可持续的企业,往往是那些能与供应链共同成长、保持现金流健康周转的玩家。
这并不容易,既要求整车企业拥有强大话语权,也需要其具备与能力相匹配的责任担当。这需要维持一种平衡,不仅自身负债结构优、资金成本低,也要确保供应链周转效率足够高。
数据显示,2024年末,比亚迪的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付款周期127天;同一指标下,蔚来52%、195天,长安49%、205天,长城39%、163天。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两个层面的能力:一是企业自身强大的销售与回款体系,二是对产业链的整合与协同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兴赛道,谁能打造更敏捷的供应链、实现快反快周转,谁就能更快抓住市场机会。
Part IV轻杠杆≠保守,是新胜负手
过去,汽车行业比拼的是规模与速度;而在智能电动时代,竞争的底层逻辑正在转变。高增长、高投入已是行业共识,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结构安全性、效率与韧性。
这需要手握技术,需要加大对前瞻技术的投入,需要有眼光、有定力;这需要规模上量,需要做出不但叫好还要叫座的汽车,需要本土乃至全球消费者愿意买单;更需要在高投入的同时,维持良性运转,在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下,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确实很难,但却是有志谋未来的车企,需要做的努力。毕竟,这是一个换道超车的窗口期。
这一点在比亚迪上表现颇为显著,一边倚靠新能源车型,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技术多点开花、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另一边是低有息负债、短账期、高效率。这样的组合,使其即便处在行业最大风口上,依然能保持稳健的财务表现,减少对外部融资依赖,降低系统性风险。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洗牌战,变革带来机会,也放大了风险。面对高负债、高竞争的行业现实,比拼的不仅是规模与扩张速度,更是财务结构的健康、供应链的效率与企业的韧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