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韩国媒体《Etoday》发表文章称,比亚迪不仅仅是一家简单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而是一个生产电池、电机、半导体等产品的庞大“科技集团”。研发人员数量高达10万。甚至有说法称,“比亚迪唯一不生产的电动汽车零部件是轮胎和玻璃”。
在比亚迪的总部深圳,市区内几乎看不到汽油车。各大商场、百货公司、酒店等场所都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电动汽车充电桩,人行道上的电动自行车比行人还多。由于中国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全力支持新产品的购买,整个国内市场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和孵化器。
这些变化并不仅限于中国。在上海车展上,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中国专属车型。丰田与广汽合作推出了电动车“bZ7”,奥迪更是将自己的品牌标志——四个圆环去掉,正面挂上了“AUDI”的英文标志。现在就连国际品牌也要看中国消费者的眼色。
还有上届首尔移动展。比亚迪与现代汽车一起占据了最大的展位,前来观看比亚迪汽车的人群规模预示着现代汽车的危机正在悄然蔓延。比亚迪在韩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ATTO 3”的小型电动SUV,并已开始向客户交付。他们的攻势还只是一个预告。
比亚迪已经开始全面进军韩国市场,在中国企业积极的攻势下,韩国汽车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很难预测。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ATTO 3在韩国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这是因为“中国车=山寨品”、“中国制造=低价”的观念在韩国社会仍然根深蒂固,但似乎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车,这种看法只会加速韩国在竞争中落后的步伐。因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