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你要是光看价格,可能会觉得有点乱,但要是仔细琢磨一下最近一周(也就是8月4号到10号)几家新造车公司的订单数据,你就会发现,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
咱们老百姓买东西,总觉得一分钱一分货,或者说,便宜的总能卖得多点吧?
可你看,零跑汽车,主打一个亲民,订单量一下子冲到了一万二,成了周冠军;蔚来汽车,一直走高端路线,车价不菲,结果靠着新车,订单也破了一万,势头很猛;还有理想汽车,最懂家庭用户的那个,稍微调整了一下价格,订单也轻松过了九千。
这就有意思了,三家公司,三种完全不同的打法,居然都取得了成功。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
难道现在大家买车的想法都变了?
今天咱们就当回“吃瓜群众”,好好聊聊这三家公司到底是怎么把车卖出去的,他们各自抓住了咱们消费者的什么心理。
先说说那个让人有点意外的冠军,零跑汽车。
一周能拿到一万两千个订单,这个数字确实很亮眼。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零跑可能还是那个做小车、卖得便宜的品牌。
如果现在还这么想,那就有点跟不上趟了。
零跑现在的玩法,不是简单地拼“便宜”,而是让你觉得“占了大便宜”。
你看他们卖得最好的那款叫B01的纯电轿车,占了总订单量的一大半。
最厉害的一招,是他们推出了一款售价只要十一万出头的版本,但车上居然带了激光雷达。
这个激光雷达是什么东西呢?
简单说,就是汽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非常关键的一个硬件,以前这玩意儿基本都是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车上才有的配置。
现在零跑直接把它放到了十一万多的车上。
这就好比你去买一部一千多块的手机,老板跟你说,你再加一百块钱,我给你换个跟最新款苹果手机一模一样的摄像头,你心不心动?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太划算了。
所以,零跑的这个策略,精准地打动了现在的年轻人。
数据也显示,买他们车的客户里,三十五岁以下的占了将近七成,而且女性车主的比例也特别高,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这群人懂科技,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同时刚工作或者组建家庭不久,手头预算没那么宽裕。
零跑就给了他们一个用能负担得起的价格,提前享受到未来科技的机会。
这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廉价”,而是“超值”。
再说他们开店的方式。
现在零跑在全国开了九百六十多家店,听着很多,但他们不是那种又大又豪华的展厅。
他们的店,很多都开在商场里,占个小角落,或者在街边租个小门面,就像我们身边的便利店一样。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成本低,开店速度快,能像毛细血管一样铺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样一来,你想看车、了解车,可能就是下楼逛个街的功夫,非常方便,下单决策也变得更快。
所以说,零跑能拿到这么高的订单,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套把高科技和高效率结合起来的聪明打法。
聊完了零跑,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蔚来。
蔚来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贵”,但服务好,有格调。
上周订单能突破一万,对近期的蔚来来说,意义非凡,也证明了它的路子没有走错。
如果说零跑的成功是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那蔚来的回归,则证明了“好技术”本身就是最吸引人的东西。
蔚来能取得这个成绩,主要靠的是新一代的车型,比如新款的旗舰SUV。
这些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人比谁更便宜,它们的核心卖点是“领先的技术”和“无忧的体验”。
比如,蔚来一直坚持自己研发的智能底盘悬挂系统。
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能让车子变得更“聪明”。
你在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它能自动把车身调得软一点,让你感觉没那么颠簸;在高速上转弯的时候,它又能把车身调得硬一点,让你感觉车很稳,有信心。
这种实实在在的驾乘体验提升,对于那些车里经常坐着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数据显示,在蔚来的车主里,多子女家庭的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七,这说明他们非常看重这种安全和舒适。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蔚来花大价钱自己建的充电和换电网络。
这是蔚来最“笨”也是最核心的优势。
当很多电动车主还在为节假日出门找不到充电桩、或者找到了桩却是坏的而烦恼时,蔚来车主已经可以在全国绝大部分高速服务区,享受到自家的充电或者换电服务。
这种确定性和便利性,是花钱也难买到的“省心”。
很多人愿意多花一些钱买蔚来,买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套完整的、有保障的出行服务。
所以,蔚来能卖得好,说明在如今的消费市场,只要你的技术足够硬,服务足够好,照样有很多人愿意为这种高品质买单。
最后我们来看看理想汽车。
理想这次靠着对新车型价格的调整,一下子拿到了超过九千个订单。
有人可能会说,理想也开始打“价格战”了?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理想的这次价格调整,更像是一次非常聪明的“心理沟通”。
它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就是那些家庭月收入在三万元以上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人,经济条件不错,买车不只是看价格,更看重是不是“值得”,是不是买在了“好时候”。
理想在新车上市的时候直接给出一个更有诚意的价格,给人的感觉就很好,是在主动示好,而不是等卖不动了再打折促销。
但最有意思的,还不是降价本身,而是理想车主的消费习惯。
有两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
第一个,是后排那两块娱乐屏幕,选装的人竟然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九。
也就是说,十个买理想车的人里,有九个都愿意花钱装这个“车载大电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能让孩子在路上安安静静地看会儿动画片,让旅途变得轻松愉快,这个价值远比屏幕本身的价格要高。
第二个,是那个价值两万块的“魔毯空气悬架”,现在基本成了高配车型的标准配置。
这个东西的作用和蔚来的智能底盘类似,都是为了让车坐起来更舒服、更平稳。
你看,又是为了家人。
这两个数据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理想的用户,虽然也会关注价格,但他们更愿意为家人的舒适和快乐花钱。
理想“带娃神车”这个称号,就是这么被用户用真金白银给“焊”死的。
更厉害的是,理想的老车主换车时,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还会选择理想。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家庭已经习惯了这种“移动的家”的感觉,孩子坐惯了带电视的“大沙发”,出门就想坐这样的车。
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品牌黏性。
一旦你适应了理想为你提供的这套家庭出行方案,就很难再换成别的了。
所以你看,这三家公司,零跑、蔚来、理想,虽然走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一个靠超值的科技感,一个靠顶尖的技术和服务,一个靠对家庭需求的精准拿捏,但他们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群消费者,并且把服务做到了最好。
这也说明了,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元化。
不再是过去那样,一款车想通吃所有人的时代了。
车企们必须更用心去研究不同人群的需求,拿出真正有诚意的产品。
这种激烈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