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编辑|郭文静

出品|滴星视界

很多人都质疑过你“不务正业”,但偏偏你最争气。

5月15日,吉利汽车(HK.0175)正式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整体业绩大超预期,对于正在转型关键阶段的吉利和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不只是一份好看的成绩单,更是一本传统车企最具参考性的转型手册。

今年是“智能吉利2025”的收官之年,也是吉利战略规划的兑现之年,能不能把吹过的“牛”都变成现实,就看今年了。同时,这还是一个信号,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吉利的“showtime”,所有人都不得不去关注这场表演,因为它会在“C位”上演。

业绩全面超预期,整合初显成效

内卷之下,吉利一季报业绩全面超出预期,《台州宣言》开启的全面整合初显成效。

一季度,吉利销售70.38万辆,同比增长48%,创季度销量新高,大幅跑赢大盘;营业收入724.95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增长264%;扣除汇兑收益后的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23%。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同时,吉利一季度新能源车型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季度累计销售33.9万辆,同比增长135%,国内渗透率52.2%。其中,吉利银河一季度累计销售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星愿持续爆款,1-4月终端累计销售11.7万辆,成为全品类销量冠军

即便是燃油车,吉利也保持着增长,星越L稳坐一季度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量冠军,说明企业的全面发展实力。

盈利能力方面,一季度,上市公司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达到15.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可以说,这是一份“量利齐涨”的成绩单,在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继续下探至3.9%的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透露,吉利一季度ROS销售利润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7提升至4.8,达到中国最领先车企的盈利水平。新能源车实现盈利后的吉利,经营能力已经进入“NEXT LEVEL”了

但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

规模方面,无论是整体一季度70.38万辆的规模,还是新能源车33.9万辆的规模,都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让成本迅速被摊薄,而曾经最大的包袱极氪也已经实现盈利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一季度,得益于极氪领克整合提效,在香港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总营收219.6亿元,双品牌综合毛利率19.1%,极氪品牌的毛利率更是高达21.2%;实现盈利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成本方面,在一季度销量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吉利的销售费用(36.35亿元)和行政费用(14.12亿元)反而都同比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2%和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0%,行政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9%,多品牌协同整合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

全面合并,“一个新吉利”即将诞生

吉利的整合还在继续,并且正在不断提速,极氪和领克合并才刚刚完成,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的事宜就提上了日程,而后者出乎了行业的预料。

对此,桂生悦表示,在这轮整合过程中,发现了效率低和利益不一致两个问题,前者主要是指吉利和极氪作为两个独立上市公司,机制复杂,影响整合效率;后者是因为吉利汽车和极氪各自有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这必然会导致内部团队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随着整合推进,上述两个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吉利意识到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那就是彻底合并,回归一个吉利。桂生悦强调,把公司资源深度凝结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不给容错空间,吉利汽车需要快速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协同整合是当前吉利控股的重要战略,去年吉利汽车在基础技术、产品研发、制造、采购等各领域全面推进协同,下一步将在共同管理班子的领导下,在各品牌面对各自客户群体、产品设计分别开展的前提下,将中后台工作极大程度协同起来。

合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整合后集团将实现整体效益超5%,研发效率、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达到15%-20%,力争实现研发层面数以10亿元的节省、采购层面节省几十亿元的目标。

除了上述整合之外,吉利还宣布了合并后管理层的调整,合并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

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

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执行董事。

另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这番调整后,吉利体系内的“少壮派”高管担任起了更核心的任务,这既是吉利对时代变革的主动应对,也是行业周期迭代的必然结果,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年轻化打破路径依赖

不过,合并何时能够完成,目前官方还无法给出确切时间,从管理层对整合速度的强调来看,预计这一合并将迅速推进,有望于年内完成。

Showtime,“智能吉利2025”迎来收官

2021年10月底,吉利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宣布打造“一网三体系”,目标是要在电动汽车智能化领域实现全面领先,成为具备强大制造能力的智能科技公司。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在这张涵盖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卫星互联网等科技新基建的“智能科技生态网”里,有智能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智能服务、芯片、软件、数据、卫星、手机等多维内容,多到吉利被很多人质疑“不务正业”。

后来的事实证明,吉利不是在玩噱头,也不是在“吹牛”。近几年,吉利上述战略规划已经陆续落地,并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025年,吉利的智能化成果由投入期进入收获期。

爆款频出是最好的证明,从吉利星愿、银河E5、星舰7,到极氪007GT、领克900、吉利星耀8,上一台火一台,已经能充分说明“智能吉利2025”战略规划兑现的超强势能。

今年剩下的时间内,大吉利体系还将有多款新车推出,包括吉利银河中型主流插混轿车(三季度)、第五代超醇电混轿车/SUV(四季度)、极氪9X(三季度)、极氪8X(四季度)、领克 Z10 EM-P插混中大型轿车(下半年)。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产品大年叠加强势产品周期,难怪吉利管理层直言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271万辆的销量目标,而且今年吉利高毛利新车较多,对于提升全年的盈利水平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突破口是海外市场,一季度吉利海外累计销售近9万辆,同比增速仅2%,管理层表示核心原因是海外市场变化较快,吉利对海外市场反应较慢,资源投入较少,而且大众化新能源产品数量较少。

针对这些因素,管理层表示下一步将调整海外销售组织架构,改变海外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后续每个月吉利的出口量都会提升,5月出口量能回到3万+水平,全年出口目标不变。

详细来看,吉利计划在中东市场实现年销5万辆以上规模,成为中国品牌第一;在泛欧洲和东欧市场,全年目标15-20万辆;拉美市场今年的目标是5万辆以上;亚太地区全年目标10万辆左右;欧洲市场则主要依靠领克,全年目标4万辆左右。

那些年吹过的“牛”,吉利正在一一兑现-有驾

到今年年底,我们将会看到一个销量规模、盈利水平、成本管理、协同效应、全球化布局都登上新台阶的全新的、更强大的“一个吉利”,中国最有希望成为新时代领军者的企业长什么样,大概就是那时候的吉利那样。

写在最后

吉利管理层形容现在的吉利处在“战略非常清晰,大家空前团结”的阶段,这应该是一家车企最好的状态,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吉利正以一个试错过后完成纠错的完全体状态重新出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