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奥迪最近有个新闻,挺有意思的。不是什么新车发布,也不是什么技术突破,而是一个设计师,在网上,自己动手,给奥-迪-粉-丝画了个饼。
这个饼,叫奥迪Quattro,其实就是个非官方的TT复活渲染图。
这事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出现的时机,太微妙了。宝马奔驰那边,iX3和新GLC刚出来,就像两个学霸考完试对答案,对得不亦乐乎。而奥迪呢?奥迪在干嘛?奥迪在研究怎么让电动车发出燃油车的嘶吼,在琢磨怎么给电动车加上模拟换挡。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第二反应是,奥迪这是悟了,还是疯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别人都在研究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你倒好,你在研究怎么让顾客在吃分子料理的时候,用音响听一段猪叫。属于不务正业的典中典。
所以这个设计师的渲染图一出来,就像是往一个快要烧干的锅里,突然加了一勺凉水,整个厨房都炸了。为什么?因为它戳到了所有人的痛点:大家怀念的那个奥迪,那个靠Quattro和灯厂美学就能让一帮直男高潮的奥迪,好像已经很久没出现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仙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不存在什么“我们一起把蛋糕做大”的温馨场面。最好的竞争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在这种掀桌子的竞争法则下,你奥迪居然还在纠结一辆电动轿跑,到底算不算TT的继任者?还在那搞什么模拟声浪的玄学?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到因戈尔施塔特,就问你一句:大哥,你瞅瞅你现在这个样子,还配玩灯吗?
那个叫Max Troicher的设计师,我觉得他才是真的懂王。他没管奥迪官方那些扭扭捏捏的官方说辞,直接上手,把大家心里想的那个TT给画了出来。宽大的格栅,经典的双门线条,还有那性感的双出排气。妈的,这才是车啊!
他这个行为,用修仙小说的话来说,就是正统宗门已经走火入魔,开始修炼“赛博大道三千响”这种邪门功法了,结果一个在野的散修,默默拿出了一本失传已久的纯阳正法,啪叽一下,拍在了宗门脸上。
就问你尴尬不尴尬?
我作为一个开过老A6的中年人,真的,我对奥迪是有感情的。我怀念的是那个能用一个Quattro壁虎就定义什么是全时四驱的奥迪,是那个能把车灯玩出花,让对面车主自惭形秽的奥迪。而不是现在这个,努力想证明自己也很“智能”,但又放不下身段,最后把自己搞成一个四不像的“电动压缩毛巾”。
说起来,最近小区门口的烤冷面摊子换人了,味道大不如前,创新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奥迪官方说,我们那个新的电动轿跑,不是TT,也不是R8,它是个全新的物种。这种话术,我熟。就像你问苹果,新iPad Pro能不能取代电脑?库克会跟你讲一堆生态和未来的故事,但绝不会正面回答你。
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心虚。
真正的技术自信是什么?是把所有参数都干到顶,然后用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卖给你,让你闭嘴。而不是给你搞一套模拟声浪,让你在深夜的地下车库里,独自享受皇帝的新衣。
讲真,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中国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判定就快。这种混沌的、不讲道理的现实场景,才是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标准。奥迪这种模拟声浪,你模拟得再像,能模拟出交警叔叔敬礼的姿势吗?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把奥迪比作一个走火入魔的修仙者,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者了。
对于某些品牌,比如奔驰,它的核心价值就是那个标。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买的就不是车,是一种“我终于开上奔驰了”的自我确认。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不能用性价比去解释。
而奥迪的玄学是什么?是“科技感”。是那种“虽然我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但看起来就很牛逼”的感觉。现在,当所有新势力都在用屏幕和算力把“科技感”三个字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奥迪的玄学,有点破功了。
所以它才慌了,才开始搞一些花里胡哨的“行为艺术”。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奥迪到底该怎么办?是量产那个叫Concept C的概念车,还是复活燃油版的TT?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答案其实很残酷。
成年人会说,我全都要。但对于现在心态有点爆了的奥迪来说,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一个最拧巴、最纠结、最四不像的方案C,然后开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告诉全世界,这是我们倾听用户声音,与粉丝“共创”的伟大胜利。
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因为当一个品牌开始不断回望过去,甚至需要靠一个粉丝的“同人作品”来提醒自己曾经是谁的时候,那就说明,它真的坏了菜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