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

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比亚迪秦PLUS DM-i值不值得买,作为混动市场的热门车型,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

我特意跟五位车主聊了聊他们的用车体验,结合自己试驾的感受,今天给准备买车的朋友掏心窝子说说实话。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这车到底香在哪?

又有哪些地方可能让你买车后直拍大腿?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咱们一条条掰开了说。

先说最实在的空间问题。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上周刚提车的李哥身高182cm,坐在后排直呼"像坐小板凳"。他跟我形容说膝盖顶着前排椅背,头顶离车顶也就一拳多的距离,要是再胖点或者穿羽绒服根本施展不开。不过身高170cm的小王倒是觉得挺宽敞,甚至能把腿翘到前排椅背上。这说明空间表现真的因人而异,建议准车主们一定要实地体验。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经常坐后排的,最好带个小板凳去试坐,别被销售忽悠两句就冲动下单。

说到座椅舒适性,很多车主吐槽后排座椅硬得像健身房的长椅。特别是跑长途的时候,腰酸背痛是常态。有位女车主分享了个妙招,花200块买了记忆棉腰靠,瞬间提升幸福感。不过要我说,与其后期花钱补救,不如买车时就考虑中高配版本,人家座椅填充物明显软和,还带加热功能。这差价放在油车里够加好几箱油了,但混动车主真得精打细算。

混动系统的表现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市区里用电确实省,有位滴滴司机说每天跑300公里,油钱能省下一半。但上了高速就原形毕露,时速超过100km/h后油门明显迟滞,超车得提前预留距离。不过也有车主分享了个窍门,切换到运动模式后动力响应会快些,就是油耗会蹭蹭往上涨。所以说这车更适合城市代步,要是经常跑长途,建议考虑插混版本或者直接上纯电。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说到新车异味,有位孕妇车主差点没把我急死。她提车后整整三个月不敢让家人坐,天天开着窗户通风,车里放了活性炭包还喷了光触媒。结果现在车里味道确实小了,但座椅皮质还是有点发硬。所以建议对气味敏感的朋友,提车时让4S店把车暴晒两天,自己再放些柚子皮辅助除味。现在有些新势力品牌连脚垫都是抗菌材质,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确实该学学。

悬挂系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过减速带的时候。有位北方车主吐槽,过那种大减速带就像坐蹦床,后排乘客直抱怨颠得脑仁疼。不过南方车主普遍反映好些,可能是气候原因导致路面状况不同。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车主不知道秦PLUS其实有可选装的空气悬架,虽然要加2万块,但过坑洼路明显舒服多了。这个选装包在南方地区卖得特别好,但在北方却少有人问津,看来地域差异真得考虑进去。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隔音问题在高速上特别明显。有位车主形容,时速超过90km/h后,胎噪大得能听见螺丝松动的声音。特别是发动机介入的时候,突兀的噪音让人恍惚以为开的是十年前的老车。不过也有车主分享了个土办法,在底盘贴隔音棉,虽然看着寒酸,但实际效果还真不错。要我说,与其自己动手,不如购车时就选装双层隔音玻璃,虽然贵点但终身受用。

仪表盘尺寸的问题在试驾时可能被忽略。有位戴眼镜的车主说,低头看转速表的时候,前方视野会被方向盘挡住三分之一。后来他加装了HUD抬头显示才缓解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国产车都把仪表盘做到全液晶,甚至支持翻转功能,相比之下秦PLUS这块小屏幕确实显得有点抠门。不过高配车型支持手机互联,倒也能弥补些不足。

备胎缺失的问题让不少车主抓狂。有位自驾游爱好者说,在高速上爆胎后,只能靠充气泵勉强支撑到服务区,整个过程提心吊胆。不过细算账的话,备胎本身不便宜,充气泵和补胎液确实更实用。这里给经常跑长途的朋友支个招,可以在某宝买带LED灯的应急工具箱,比原厂配备的实用多了。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关于提车周期,有位去年底订车的车主,拖到今年五一才提到车。销售给的说法是"芯片短缺",但隔壁4S店的吉利车源就充足得多。这说明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确实存在问题,特别是热门车型。建议准车主们多关注厂家公众号,有时候突然就会放出一批现车。另外,展车和试驾车往往折扣力度大,要是能接受非全新车,能省不少钱。

说到底,这款车最适合的就是城市通勤族。我邻居小张每天往返50公里,电费和油费加起来每月不到300块,比他之前的燃油车省了一半多。不过他有个经验值得借鉴:每周保持一次纯电模式长距离行驶,这样能有效延长电池寿命。现在很多车主不知道这个技巧,总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反而影响电池健康度。

买比亚迪秦PLUS DM-i的十大忠告:省心购车不踩雷!-有驾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中高配车型的L2驾驶辅助确实香。有位女车主说,自从有了自动跟车和车道保持,堵车时再也不怕被加塞了。不过这个功能在复杂路况下容易抽风,有次在隧道里突然退出,吓得她差点追尾。所以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些配置,不能完全依赖。

最后给准备买车的朋友几个掏心窝子的建议:第一,务必参加工厂团购会,有时候能拿到万元优惠;第二,提车时重点检查充电口密封条是否平整,有位车主因为这个返工了三次;第三,关注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条款,有些4S店会设置苛刻条件。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建议多对比深蓝、零跑等竞品,特别是后备箱空间和座椅舒适性方面,有些车型确实做得更好。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在选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坑?有没有什么独门绝技解决这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用车心得。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转发给正在选车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避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