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不少自媒体晒出“明珠出行”电动车,配文“董明珠放大招,只要999元”,甚至传出“首月订单10万台”。可仅隔两天,格力文传就公开辟谣:从未生产、销售此类产品,目前也没有相关规划。那张董小姐骑两轮车的照片,其实是2023年她参观绿驹工厂的“旧图新用”。一场低价“人民神车”的狂欢,最终以“营销号移花接木”散场——也给苦等“董明珠牌”家用轿车的消费者浇了盆冷水:乘用车上市,依旧没有时间表。
“董氏造车”年表:9年三投银隆,量产却只在商用车
2016年12月 格力收购珠海银隆被董事会否决,董明珠以个人名义入股17.46%,成为第二大股东;
2019年5月 银隆推出首款乘用车——纯电MPV“银隆艾菲”,补贴后售价约43万元,当年仅交付2700辆;
2021年8月 格力通过司法拍卖拿下银隆30.47%股权,并受托董明珠个人表决权,合计控股47.93%,银隆随后更名“格力钛”;
2024年10月 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环卫车、重卡、公交等零部件及整车研发;
2025年3月 董明珠在四川广播电视台再次明确:“不做小轿车,但环卫车、重卡、公交已铺开赛道”。
纵观9年轨迹,“董小姐”三次加注资金,却始终没有把“家用轿车”写进正式日程。
已交付的“艾菲”算上市吗?严格说是“昙花一现”
银隆艾菲2019年便拿到工信部公告,并于同年5月上市。但43万元定价、450km续航、136马力(100kW)的账面数据,与同期Model 3、蔚来ES6相比性价比偏弱,最终年销量不足3000辆,市面上几乎绝迹。它让董明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进“乘用车上市”门槛,却因市场冷淡而止步。此后格力钛再未申报新款轿车或SUV,乘联会目录里也看不到“格力钛”乘用车新品。
工程车先行:环卫车、重卡、公交“已铺开赛道”
2025年官方口径显示,格力钛正批量交付以下车型:
18t纯电动环卫洗扫车——续航400km,快充1.5h,已投放在珠海、成都等地;
8×4纯电动自卸重卡(城建版)——双电机四驱,最大爬坡度30%,总质量31t;
10.5m纯电动城市公交——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25000次,支持-40℃极寒运营。
董明珠在采访中的原话:“你要电动汽车,我就能给,但我的定位是工程车。”
这意味着在可见的一两年内,公司资源仍将倾斜于商用车、专用车赛道,而非家用车市场。
为什么迟迟不推“人民小轿车”?
战略选择:家用赛道价格战惨烈,格力钛钛酸锂成本偏高,打不起“性价比”;
盈利考量:环卫、重卡有地方财政与政策订单,利润稳定;
资质门槛:乘用车“双积分”与碰撞测试投入巨大,银隆此前缺乏规模化平台;
品牌定位:格力想复制“空调+工业技术”到商用车,先B端后C端,节奏更稳。
因此,“什么时候上市”对家用电动车而言,答案是尚未列入公开时间表。
彩蛋:格力钛并未放弃技术研发
2024年12月,格力钛取得“减振装置、电机悬挂系统及电动汽车”发明专利,技术覆盖重卡与乘用平台;
上海格力汽车科技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为模块化底盘铺路;
公司储能产品已出口欧洲,与商用车电池形成协同,一旦市场条件成熟,快速切换乘用平台并非不可能。
换句话说,技术栈在堆,上市窗口却要看“成本+市场”脸色。
结论:想买“董明珠牌”家用电动车?先等等
已上市并能买到的,只有早已停产的银隆艾菲二手库存;
官方确认在售的,是环卫车、公交、重卡等工程车型;
999元“明珠出行”被证实为谣言,请勿轻信;
乘用车新品未申报、未公示、无上市时间表。
如果你就是冲着“格力钛轿车”而来,大概率还要再观望1—2年,或更久。
留言区开麦
你认为董明珠该进军家用电动车吗?还是专心做工程车更明智?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欢迎把知道的“艾菲”见闻或格力钛技术干货甩出来,我们一起等那辆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的“董小姐轿车”。觉得有用,点个关注,下次政策一有风吹草动,我第一时间帮你解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