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很多新能源车在豪华感这块儿,像极了装饰品。你看那些大屏、豪华材质,多少都有点表面文章的味道。可每次我试驾阿维塔07,心里会莫名地觉得它像是偷偷摸摸找到了一条不走寻常路的路线。
那天,朋友刚买车回来,打电话说:这车咋样呀?我反问他:你看它的细节和质感,其实比你想象中的还要硬核。他一时语塞,说:是啊,感觉不像淘宝买的,反倒更像是高端定制。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辆车的尾灯设计,居然用的是10500颗LED点缀,整得像天上的星星。想想,真正用到这种级别的灯,是不是在讲我有料呢?估算一下,这东西每天亮车顶15小时,耗电大概只有1.2度(估算,不算太准),但它带来的氛围感,远远超出这些数字。
它的增程版,装了个1.5T四缸增程器,热效率41%,我心里暗暗猜测,这样的效率能让它在高速上费油少点。实际开过高速后,这车油耗居然只有5.2L/100km(体感),比我之前开过的几台油车都要厉害。或许它的这套底子比我预料中的要扎实。
一台车的动力输出,像极了开车的感觉。在运动模式下踩油门,轮胎嘶鸣,拉满G力,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我也在想:这么快的起步感,能否长久保持的稳定,才是技术的真功夫。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阿维塔07能做到前后悬架那么聪明?就像你走路时感觉前脚抬起一瞬间,后脚马上补上,它的智能预判功能通过前摄像头扫描15米外的路况,提前调整弹簧软硬,那一瞬间,整车的舒适感就能自己提前好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在琢磨,能提前动作的底层逻辑,究竟有多复杂?可能比我想象得还要多极化,毕竟它那连续可变阻尼听得像麻将牌一样复杂。
它的底盘调校让我有点惊讶。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方案,像是给一只舞者穿上了高跟鞋,既能稳又灵活。想起朋友的修车师傅评价:这个车底好扎实,就是贵了点,技术用料真不错。我心里觉得,这很像我们在挑焼肉的时候,看那些牛肉的纹理,越看越觉得值。
我真的觉得它的智能驾驶比起我开过的其他品牌有点不一样。那次在北京堵车,动不动就鬼探头,识别行人距离150米,我试着用手机APP开启它的领航,居然一秒钟就搞定了。说到这个,我有个问题:这样全面依赖科技的话,出什么事我还能相信自己手动操作吗?(这句话拖得有点长了)
说到舒服,我还真挺喜欢它的太空感座椅。那双零重力设计,坐上去那一瞬,感觉像漂浮在太空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豪华车的座椅?就是那种让你忘了自己是开车的感觉。正常情况下,我一般不用太多,就用舒适模式,但一踩到运动,那推背感,是不是就像生活中压力太大了,跑得像脱缰的野马一样。
对了,还有一件事很巧。阿维塔用的那些传感器、雷达,好像给它装了防偷拍的壳,不光探测宏观,还检测微动作。我猜测,这也许是它和其他车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动感知和即时反应就像一个贴身保镖一样。我总觉得:技术再高,没有一个人愿意每天都战战兢兢地开车——这点,谁都懂。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会不会觉得,所有的智能配置,都还带着点测试阶段的味道?我一直在想,这样一辆车能否满足我们对可靠性的期待?毕竟,人工驾驶的经验值也许远远不止这些传感器能感知到的。或者说,讲真,要是让它长时间持续工作,能不会出错?我就这么猜测,或许背后还藏着其他的科技秘密。
走到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未来车辆都自动驾驶,驾驶者的责任会变成什么?会不会还会有发现自己比车更会开的那一瞬间?科技越发达,责任越模糊。是不是还能用我在交车时没按说明书操作的理由,来推脱呢?
有一句话我没细想过,也许它被放在暗处了——那些觉得开车不用操心的人,其实是在用脚投票。你是不是也有点这样感觉?像阿维塔这样的车型,怎么说呢,更像是你身边的智商伴侣,也许会让我们开始怀疑,开车本身,还剩下多少乐趣?
我还记得,修理工跟我说:这车花了不少心血在底盘调校,尤其是悬架那些看不见的‘艺术’。心里其实挺佩服的。你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车越来越像是科技拼盘?它们改善了平常感受,但最终的归宿到底在哪?
到这儿,很多细节开始变得模糊。或许,未来的阿维塔会用什么材料?还是会有什么黑科技,暂时我还没考虑到,但相信它一定会走得更远。
如果你要亲自去感受这台车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块细节,你会不会像我一样,偷偷为它鼓掌?
它不会完美,但它值得期待。
——如果未来真能把自己逐渐嫁接到这座智能都市的怀抱里,下一步,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惊喜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