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MPV市场,最近可真热闹,跟王府井早市似的,人声鼎沸。
我说实话,干这行十年了,见证了不少科技圈的起起伏伏,可这汽车这块,尤其是新能源MPV,这波操作,有点意思。
你猜怎么着?
我前阵子跟一哥们儿聊,他说他看好小鹏X9的纯电版,结果呢?
九月份销量直接“跳水”,三位数。
这事儿,就跟吃饺子一样,刚开始馅儿大,咬一口美滋滋,吃多了就腻了,后面没东西接上了。
对了,我刚入行那会儿,报道一个智能手机的发布会,我寻思着提前拿到内部资料,写个“独家内幕”,结果那资料全是公关稿的“精修版”。
写出来,读者反响平平,被同行嘲笑,说我这记者写得跟复印机印的一样,一点人味儿没有。
从那回起,我就琢磨着,得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讲出点人情味儿来。
就拿这MPV来说,魏牌高山7,28.58万,听着像个“小老弟”,可人家尺寸摆在那儿:五米多长,轴距三米多。
这不就是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升级版吗?
不对,这话不对,它一点都不小!
这就像你家小区楼下新开的煎饼摊,以前就卖个鸡蛋灌饼,现在突然开始做豪华版,加了牛油果、鹅肝酱,价格翻倍,你还不得不买,因为味道确实好。
高山7的内饰,那叫一个“炫”。
屏幕多得跟指挥中心似的,8295芯片,跑起来流畅得跟水银泻地似的。
他们家那个Hi4插混系统,337千瓦的功率,跑起来那底气足着呢,比我当年写稿子被毙了,还能快速爬起来的劲头还足。
小鹏X9增程版,这招就比较“狡猾”了。
纯电卖不动了,就赶紧上增程。
他们那个续航,嚯,一千六百多公里,这不就是给那些怕半路趴窝的主儿发的“定心丸”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赶个突发新闻,一路狂奔,导航告诉我还有五十公里到加油站,我心里直打鼓,生怕油箱见底。
X9增程版,就是要把这种“忐忑”给治好。
再说别克至境世家。
别克,这名字一出,大家心里都有个“GL8情怀”。
现在他们要推个更豪华的,至境世家。
这设计,封闭式格栅,隐藏门把手,完全是“换了副皮囊”。
我跟我一哥们儿吃饭时聊起这事,他说这就像一个老戏骨,突然开始演偶像剧,你得适应适应。
别克这回瞄准的是高端市场,智能驾驶也堆上了,城市NOA、全类型泊车,这都是“硬菜”。
我跟你说,写科技报道,最怕的就是把一堆参数堆上去,读者看了跟看天书似的。
就像那次报道长城汽车的某个新技术,我把所有扭矩、功率掰开了揉碎了写,结果读者反馈说看不懂。
后来我一琢磨,把那技术比喻成“炒菜的火候”,读者瞬间就明白了。
这三款车,一个走配置堆料,一个走续航补强,一个走品牌回潮。
它们都在打一个点:家庭的舒适和出行的便利。
这市场,就是个“修罗场”,谁能把细节做得更到位,谁就能多吃几口肉。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新能源电池安全的稿子,差点被骂惨了,因为我把一些技术细节说得太直白了。
后来我学乖了,知道有些话,得用更“绕”点的方式说出来,才不至于得罪人,但意思还得让读者明白。
你看这高山7,标配冰箱,这不就是给后排乘客递了个“台阶”吗?
小鹏X9增程版的800V快充,那是“应急药丸”,关键时刻能救命。
别克至境世家的豪华感,那是给车主挣面子的“外衣”。
这市场竞争,说白了,就是看谁更能揣摩人心。
毕竟,车是给人开的,不是给参数表活的。
这三款新车,谁能最终抓住那帮挑剔的、讲究生活品质的家庭用户,谁就能在这场混战里,稍微喘口气。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