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路段别硬闯,正确操作学起来,关键时刻能救车!

一到夏天,天气就跟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就可能是一场倾盆大雨。

对于咱们有车的朋友来说,大雨过后最头疼的,莫过于城市里那些突然冒出来的积水路段。

看着前面一片汪洋,心里就开始打鼓:这车是开过去,还是绕道走?

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犹豫或者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可能让爱车遭殃,轻则在水里熄火抛锚,等着被人围观和拖车,重则发动机直接进水,那维修费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积水路段别硬闯,正确操作学起来,关键时刻能救车!-有驾

其实,雨天开车通过积水路段,并不是纯粹碰运气,这里面有不少学问和技巧。

只要我们提前了解清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操作,就能大大降低车辆受损的风险。

咱们先来说说遇到积水路段,开车之前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观察和判断。

千万别学电影里那样,一脚油门就想冲过去,那不是潇洒,是莽撞。

在决定要不要通过之前,请务必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花上一两分钟,仔细看看眼前的情况。

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水的深度。

肉眼看水面,往往会产生错觉,觉得水不深,但实际上可能暗藏玄机。

最靠谱的方法是找个参照物。

最现成的参照物就是我们自己车子的轮胎。

您可以记住一个简单的标准:如果积水的水面还没有没过车轮下沿的三分之一,大概也就是十五到二十厘米的样子,那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轿车和城市SUV来说,这个深度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考虑通行。

但如果水面已经超过了轮胎的一半,也就是三十厘米以上了,那就要亮起红灯了。

这个时候,即使您开的是底盘高一些的SUV,也强烈建议您掉头绕路。

为什么呢?

因为真正威胁车辆的,不是底盘会不会被淹,而是发动机的进气口会不会进水。

这个进气口,就相当于汽车的“鼻子”,是用来呼吸空气的。

积水路段别硬闯,正确操作学起来,关键时刻能救车!-有驾

一旦水被吸进去,发动机就会像人呛水一样,造成致命的损伤。

一般车辆的进气口高度虽然比轮胎高不少,但在车辆行驶时,车头会下压,并且车轮会激起浪花,动态的水位远比静态时要高,所以超过轮胎一半的积水,风险就非常大了。

如果自己实在没把握,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观察一下有没有和自己车型差不多的车辆正在通过。

如果别人能平稳顺利地开过去,那说明路况和水深大概率没问题。

可要是您看到有车在水里熄火趴窝了,那就别犹豫了,这已经是最明确的警示信号,赶紧掉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看完了水深,接着还要看水下的路面状况。

积水往往是浑浊的,水底下藏着什么我们根本看不见。

平时平坦的马路,在大雨冲刷下,很可能出现坑洼,甚至有的下水道井盖被巨大的水压顶开,在水底下形成一个“黑洞陷阱”。

尤其是在晚上或者不熟悉的路段,更要加倍小心。

为了安全起见,尽量沿着路中间行驶。

因为通常道路设计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所以路中间的积水会浅一些,路况也相对更好。

路边往往是积水最深的地方,也更容易有被冲开的井盖。

如果您在水面上看到有漩涡或者持续冒泡的地方,务必远远绕开,那下面很可能就是排水口,一旦车轮陷进去,想出来就难了。

此外,还要注意和前车的距离。

不要跟得太近,前车在通过积水时,会像船一样把水往两边和后面推开,形成水浪。

如果您跟得太近,前车激起的水花很可能会直接扑向您的车头,灌进发动机舱,大大增加进水的风险。

积水路段别硬闯,正确操作学起来,关键时刻能救车!-有驾

所以,保持一个比平时干燥路面多一倍以上的安全车距,等前车完全通过,水面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再进入积水路段。

好了,经过前面的观察和判断,您确定可以安全通过了。

那么在水中行驶的过程中,操作就成了重中之重,核心要领就一个字——“稳”。

进入积水路段后,一定要保持低速、匀速行驶。

如果您开的是手动挡的车,建议挂在2挡;如果是自动挡的车,可以挂入L挡(低速挡),或者有的车有运动模式(S挡)也可以使用。

然后稳住油门,让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2000转左右。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保证发动机有足够稳定的动力输出,避免因为动力不足,在水中行驶时阻力变大而导致车辆熄火。

二是为了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压力,防止积水从排气管倒灌进去。

只要发动机保持着稳定的转速,排气管就会持续向外喷气,形成一股向外的气压,水就很难流进去。

在整个通过积水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中途换挡、收油或者急加速。

一定要保持住这个状态,一口气开出积水区。

方向盘也要握稳,因为水流会对车轮产生不均匀的阻力,感觉就像有人在旁边推你的车,所以要双手紧握方向盘,尽量保持直线行驶,避免突然大幅度地转动方向。

即使有水花溅到挡风玻璃上,暂时影响了视线,也千万不要慌,稳住方向盘,雨刮器很快就能把水刮干净。

另外,绝对不要在水中急刹车。

因为刹车盘和刹车片沾水后,制动效果会大打折扣,急刹车很容易导致车轮抱死,车辆在水中打滑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需要减速,最好的方法是稍微松一点油门,利用发动机自身的阻力来降低车速。

积水路段别硬闯,正确操作学起来,关键时刻能救车!-有驾

当您的车轮重新接触到干燥的路面,顺利通过积水区后,先别急着开走,还有几件善后工作必须要做,这能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刹车系统“除湿”。

车辆的刹车系统进水后,刹车性能会暂时下降,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导致刹车盘生锈。

您可以在驶离积水区后,找一个安全、空旷的路段,保持低速行驶,然后轻踩几次刹车。

利用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把附着在上面的水分蒸发掉。

当您感觉刹车的脚感恢复到平时的状态时,就说明刹车系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

第二件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立即检查发动机舱。

把车停好熄火后,打开发动机盖,仔细检查一下空气滤芯。

空气滤芯通常装在一个黑色的塑料盒子里,打开它,取出滤芯看看。

如果滤芯是干燥的,那您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如果发现滤芯已经潮湿,甚至能滴出水来,那就说明发动机有进水的可能。

这时候,请您务必记住,千万不要再次尝试启动发动机!

因为水是无法被压缩的,一旦您强行点火,发动机内部的活塞在运动时会受到水的巨大阻力,极易导致活塞连杆弯曲甚至断裂,直接把发动机缸体顶个窟窿,这种损伤被称为“爆缸”,维修费用非常高昂。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马上给保险公司和救援中心打电话,原地等待拖车来处理。

最后,还要记得给底盘“排水”。

车辆通过积水后,底盘的很多缝隙里,比如悬挂的连接处、轮毂内侧等,都会残留一些积水和泥沙。

这些东西长时间留在那里,会加速底盘部件的锈蚀。

我们可以在安全路段上,以三四十公里的时速低速行驶几分钟,利用行驶中的气流和车轮的转动,把大部分积水甩干。

总而言之,雨天行车安全第一,遇到积水路段时,多一份谨慎观察,多一份平稳操作,事后再多一份细致检查,就能让我们的爱车远离风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