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问我,方程豹钛7这车到底值不值得冲?我一听,这不就是现在最火的“新能源硬派SUV”赛道里的选手嘛。以前咱们说硬派越野,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普拉多就是牧马人,动辄四五十万,油耗还高得吓人。但现在不一样了,方程豹钛7一出来,直接把新能源和硬派越野这两个词拧在一块儿了,价格还卡在20多万,你说刺激不刺激?这波操作,简直是给传统越野车“打脸”了。
可问题来了,这车有两驱和四驱版本,很多人一看价差,心里就开始打鼓:我平时就在城里开开,偶尔走个非铺装路面,真有必要多花几万上四驱吗?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聊聊这事儿。
先看外观,钛7这车一上街,走路摇头晃脑的排面是有了。方方正正的盒子造型,配上那个标志性的C字型大灯组,晚上点亮就是“灯厂”水准,辨识度顶呱呱。离地间隙够高,轮眉外扩,肌肉感十足,出片利器没跑了。但你要说它是纯硬汉,也不全是,流线型的车顶和隐藏式门把手又给它加了点城市SUV的精致感。这种设计,既保留了越野的“硬核”味道,又不至于让你开进商场地库时被人当成去穿越罗布泊的。
坐进车里,内饰用料挺扎实,大面积软包+皮质包裹,中控那块大屏反应也够快,车机系统流畅度在同级别里算支棱起来的。座椅宽大舒服,长途驾驶不容易累,舒适性配置这块拿捏住了。但说实话,这车的内饰设计跟“豪华”还差那么一口气,细节做工比如缝线、按键阻尼,跟百万级的奔驰大G比,那还是有代差的。不过你要想,它定位是20多万的“国民神车”潜力股,不是装逼利器,这内饰已经够用甚至有点越级了。
重点来了——动力和驱动形式。两驱版用的是单电机,后轮驱动,账面数据看着也还行,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日常通勤完全够用。但问题就出在这“日常”俩字上。你真以为买硬派SUV的人天天都在市区堵车? 多半是冲着它能带你去诗和远方才下的单。这时候,四驱的优势就炸裂了。
四驱版是双电机,前后轴各一个,系统能智能分配扭矩,脱困能力直接上一个台阶。你想想,万一哪天心血来潮去趟川西,遇上泥地、碎石、陡坡,两驱车可能轮子一打滑就趴窝了,四驱呢?系统自动锁止打滑轮,动力传到有抓地力的轮子上,轻松脱困。这不是“万一”,而是硬派SUV车主最怕遇到又最可能遇到的场景。
再说能耗,很多人觉得四驱肯定更费电。但实际测试下来,四驱版的电耗比两驱高不了太多,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能量回收和电机协同工作反而让效率更优。真要算总账,多花的那点电费,可能还没你拖车费一次贵。
智能化方面,钛7给到了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都有,高速上能减轻不少疲劳。但别指望它能全场景自动驾驶,这车的智能化是“实用派”,不是“炫技派”。不过对于一辆硬派SUV来说,能把基础功能做扎实,比堆一堆华而不实的噱头更重要。
安全性这块,钛7的车身结构用了高强度钢,碰撞测试成绩也不错,气囊给得足,ESP、陡坡缓降这些越野专属配置也没缺席。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或湿滑路面时介入及时,不会让你觉得车尾随时要甩出去,安全感满满。
现在咱们拉两个对手来比比。第一个是深蓝G318,同样是新能源硬派SUV,造型也很硬朗,价格还便宜点。但G318的三电技术稳定性口碑一般,四驱系统调校偏城市,真要下野地,信心没那么足。想省钱可以看它,但想省心,钛7更靠谱。
第二个是坦克400 Hi-P,这车外观更狂野,性能也猛,纯燃油+混动双选择。但油耗是真的“油老虎”,尤其市区,百公里轻松上15L,养车成本劝退不少人。而且车机系统卡顿问题被不少车主吐槽,硬核是硬核,但智能化拖了后腿。
这么一圈比下来,钛7算是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有硬派越野的底子,又有新能源的经济性和科技感。两驱版看似性价比高,但一旦你对越野有哪怕一点点向往,四驱就是刚需。你买这车,图的不就是那份“想去哪就去哪”的自由吗?结果被两驱限制了腿,那不是买椟还珠?
而且从保值率角度看,四驱车型在二手车市场向来更吃香。你现在省几万,三五年后卖车可能得多亏几万,这波操作到底是省钱还是烧钱,得算长远账。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能买四驱就绝不选两驱,这话真不是忽悠。两驱版适合那种“嘴上说要越野,实际只敢走走工地”的用户,但既然都选了方程豹钛7这种带大梁、有差速锁的硬派车,说明骨子里还是有点冒险精神的。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让梦想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
当然,如果你真就图个外观霸气,每天在小区里转两圈拍照发朋友圈,那两驱也行。但你要真想开着它去阿拉善、去阿里,看雪山草原,四驱才是那个让你安心出发的底气。
这样的方程豹钛7,你觉得四驱和两驱该怎么选?你会考虑为那份说走就走的自由多花几万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