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

奇瑞汽车的港股IPO计划近日浮出水面。知情人士透露,这家中国头部车企拟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15亿美元资金,全部保荐机构均为中资投行。这一选择打破了国际投行在大型IPO中的传统主导地位。据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奇瑞已于2025年2月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若推进顺利,最快有望在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挂牌。值得注意的是,该时间节点与企业实际申报时间存在矛盾,这或许暗示着申报流程存在特殊安排。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浪潮下,奇瑞的融资需求呈现几何级增长。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其单车利润率仅为5.6%,显著低于主流合资品牌10%的行业基准。新能源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剪刀差,构成企业持续扩张的核心矛盾。尽管2024年实现全年利润113.12亿元,同比增长7.9%,但同期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仍维持在3.8%的高位。这种财务结构折射出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典型困境——既要维持燃油车基本盘的盈利能力,又需持续输血新兴技术领域。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回顾奇瑞长达20年的上市探索史,其资本化进程始终与产业格局演变紧密交织。自2004年起,企业先后尝试借壳巢东股份、交叉持股江淮汽车、A股/H股独立上市等路径,最终均因政策调整、股权纠纷或业绩波动等因素搁浅。这种反复试探的上市策略,实质反映了国有控股车企在市场化改革中的深层矛盾。直到2022年混改完成,芜湖国资、管理层与立讯精密形成21.17%、18.25%和16.83%的持股比例,才为港股上市扫清了制度障碍。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财务数据的改善为此次IPO提供了关键支撑。2024年销量突破260万辆大关,出口占比连续22年蝉联榜首,海外收入贡献率达到44%。这种外向型增长模式在带来规模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地缘政治风险。俄罗斯市场占其海外总销量的40%,汇率波动与制裁风险可能对盈利稳定性造成冲击。从资产负债结构看,流动负债达1225.7亿元,其中应付账款周期长达142天,这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技术研发投入的方向选择尤为关键。招股书披露,40%募集资金将投向混动专用发动机、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的实测续航突破1624公里,这种务实路线与激进营销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在新能源赛道,其纯电车型占比仅35%,智界品牌仍受制于华为代工模式。这种技术路径的多元化布局,既保证了市场覆盖面,也可能导致资源分散。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全球化战略的深化需要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奇瑞计划将30%募资用于海外产能建设,目标将本土化率从不足10%提升至30%。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的技术合作模式,标志着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输出的转变。但欧洲碳关税政策可能挤压现有利润空间,中东市场的渠道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跨国经营能力的构建,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与管理能力升级。

奇瑞IPO:二十年长跑终到终点?-有驾

站在港股上市的临界点,奇瑞面临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考验。燃油车业务贡献了74.8%的营收,但新能源转型已成不可逆趋势。如何平衡传统业务现金流与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将成为上市后的重要课题。当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演进,这家老牌车企的资本化突围,或许能为行业转型提供新的观察样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