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这三类车贬值严重,理性买车才是王道

车市,哎,说起这事儿我就有话说。最近几个月,车价的波动简直有点离谱,完全就是一场价值革命。那些曾经豪气十足的车,曾经让你每次想起都忍不住心里一阵窃喜的“梦想座驾”,如今居然成了车贩子的眼中钉。价格体系坍塌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快,曾经代表身份的豪华品牌,简直就是被新时代的国产车和新能源车给打懵了。

未来两年,这三类车贬值严重,理性买车才是王道-有驾

不信?看看这些车,真心有点惨。比如凯迪拉克CT6,曾经的高大上,价格狂降8万,入门价甚至低到28万,销量呢,直接暴跌67.71%。再说英菲尼迪QX50,优惠14万,才卖21万出头,全国市场今年四个月销量仅91辆,简直尴尬。还有捷豹E-PACE,价格杀到13万多,比本田CR-V都便宜,结果还是没人理会。看这些车的降价幅度,完全进入了死循环,车贩子一看到这些车就直接绕道,转手就亏本。

我家楼下那哥们儿,买了一辆2019款的豪华电车,说是为啥呢?“这是个未来科技,电动车,低碳环保啥的”。当时我看了看车的外观,挺高级,内饰也是那种“豪华”款,但他自己说,车买回来不到两年,折价已经非常严重了。续航嘛,标的是500km,结果跑起来才200km就得充电,电池的耐久性也没他想象的那么好。这种车,你敢买吗?前些天,他跟我吐槽说:“这车就像是个摆设,值不值?”也就是价格虚高,实际体验跟不上,续航不足、技术老旧,这让他一度怀疑人生。

电车的贬值,还真不是偶然。那些早期没有800V超充技术、没有高算力芯片的豪华电车,刚出场就像个时代的“古董”。你说它能不贬值吗?再加上传统豪华品牌的技术滞后,保时捷Taycan跟小米的SU7 Ultra比,完了,彻底完了。早期一些电动车的技术真的裸奔,导致那些车在二手市场根本没啥竞争力。

再聊聊那些销量一直平平的豪车,奔驰C级、宝马i3、奥迪Q5L这些车,一度在市场上被当作标杆车型,几乎是富豪的代名词。但如今呢?奔驰C级价格从33万直接跌到18万,宝马i3也从40万降到19万,奥迪Q5L直接从26万跌破底线。这还没完,销量也跟着一起暴跌,四大天王的市场光环彻底消失,消费者的胃口也被大大降低。曾经,BBA的车,简直是要多香有多香;现在呢,价格不断下调,质量也跟着缩水,豪华车的神话破灭了。特别是奔驰最近因为减配丑闻,真的是伤了不少粉丝的心。

未来两年,这三类车贬值严重,理性买车才是王道-有驾

我那兄弟去年刚换了辆奔驰C级,说啥也不相信BBA也会跌价,直到看到新款降价的新闻,他直接就懵了。你说这事儿气人不气人?不过嘛,人家对品牌情怀是死心塌地,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真香啊。

这些变化,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其实现在的消费者真的变聪明了。看车不再单纯追求“豪华”这两个字,而是开始注重技术和体验。对于新能源车和国产车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像理想、问界这些品牌就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宠儿。别看它们不像传统豪车那样有大牌效应,但人家不靠品牌赚市场,而是通过更高性价比和领先的技术设计俘获了消费者的心。

问界M9已经连续九个月占据50万以上价格区间的销量冠军,理想年销也破了50万辆。这些车不仅在价格上有优势,而且在技术上紧跟国际潮流,城市NOA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加持,让它们在豪华车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想想看,过去买豪车是为了炫耀身份,但现在买车,不再只是“有牌”就行,体验和技术才是硬道理。

讲个小故事,我之前跟朋友们聚会的时候聊起了买车的事儿,大家一边吐槽那些二线豪华车的贬值问题,一边开始讨论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有个朋友就说:“我妈给我买的车,省油,省钱,关键还开得舒服。”哈哈哈,他妈的那种标准,我真是笑死了:“你说这车省油?我妈开三天都能跑废一箱!”他当时愣了愣,才发现自己家那车“省”字有点过头。大家笑得停不下来。

未来两年,这三类车贬值严重,理性买车才是王道-有驾

不过,这也反映了一种趋势——新能源车、尤其是国产车,已经开始打破了传统豪车的桎梏,不仅仅是“能省”这么简单,它们从体验到技术,都在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年车市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少人对市场趋势不了解,买车时也没那么理智了。总有人走入了“豪华车情怀”的陷阱,以为贵的就是好的,结果一落地就发现,车子不仅贬值快,技术也老化得飞快。所以,建议各位想买车的朋友,理性一点,买车要看准车的核心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别再盲目追求大牌的光环了。

我就问问,大家买车时,真的是因为技术和使用感受才选择的吗?还是仅仅看中了那个金光闪闪的车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