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国内纯电车市场风云再起,谁能想到,一场“微型车与新势力”的对决,竟演得如此热闹。不扯别的,9月前21天的数据一摆出来,12款纯电车型直接破了万辆关口,连老司机都得感慨一句:这羊群势头,挡都挡不住。
带头冲锋的,竟然还是熟面孔——五菱宏光MINIEV。小车虽小,能量可大,三周卖出3.4万辆,哪怕把脑袋挤破了想象,谁也想不到一台比面包车还小的电动车能爬上巅峰。接着是星愿3万台的成绩,不愧是微型纯电领域的黑马选手。紧随其后的,是特斯拉的两杰,Model Y和Model 3,前者2.8万,后者1.5万,牢牢卡在榜单前四,把外资品牌的底气都拉起来了。
言归正传,这纯电车的江湖,早不再是单打独斗。比亚迪这家老玩家也不含糊,元UP、海鸥、海豚、海狮06四兄弟齐聚榜单(元UP和海鸥都1.5万,海豚和海狮06各1.2万),“一荣俱荣”的架势,怎么看都是要把这块市场分一大杯羹。
新势力中最扎眼的非小米莫属,SU7和YU7两位新秀一出道就把气氛炒到了家门口。你要想象,小米造车才第几天?SU7和YU7已经在9月份分别以破万的销量杀入前十,分别拍在第八、第九,直接按下加速键。
其他经典不倒翁选手们,比如熊猫、MG4、五菱缤果,有点像村里老支书,一直默默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销量都在七千以上,低调而固执地撑着市场。
当然,榜单不止“塔尖尖”,腰部和尾部战况也不冷清。海狮05EV、银河E5、乐道L90、海豹06,这几位本月没进前二十,但第二、第三周祭出了发力,三周合计都过了六千大关,爆发力看着还是有点东西的。稍微掉队的秦L和钛3,也都在五千往上徘徊,再不济还混了个前三十,怎么也算有名有姓。没法子,这市场变天太快,说不定下一轮风口又轮到他们逆袭。
说到新势力,你不能不提理想、蔚来、小鹏这些“抖包袱大王”。比如iCAR超级V23居然还卷了一波四千销量,理想i8、蔚来ET5T、小鹏P7+、极氪001、小鹏G6,这些名字都混杂在榜单后排,三千、两千的销量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涨,有点“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
归根结底,9月前三周,就像春天里百花齐放,有品牌高歌猛进,舔着干粮冲前排;有新势力悄悄地蓄力,准备下盘大棋。别看微型车现在风头正劲,主流价位的老牌也是气势逼人。五菱、吉利的“小个头”,和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大户型”专车,各有拥趸,倒也相安无事——当然,这只是表面和气罢了,各家车企心里的小九九谁还不知道?卷配置卷补贴,恨不得明天就能推出新款,占住市场那可丁可卯的一角。
而小米的身影,直接把行业搅成了一锅粥。SU7和YU7,明显冲着“爆款制造机”去的,这架势要是再坚持半年,估计前排能直接站住脚跟。曾经被看作新晋选手的小米,用了极短时间就混成了骨干,多少让人感觉这个牌桌越来越挤。
每个品牌都似乎把“价格战”玩成了家常便饭,800公里续航、智能辅助驾驶、炫酷内饰、每个月不带点新花样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车新势力”。用户看花了眼,销量却很实诚,该买结合补贴买新车,不拖泥带水;没搞明白或者兜里没钱的,老老实实盯着入门款,至少耐造省心。归根到底,这场江湖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吹谁的风也就看谁先下场。
销量榜单背后,不光是数字,折射出来的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裂变和洗牌。微型电动车聚沙成塔,满足城市代步和通勤的刚需,是“老少咸宜”的一套组合拳;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中坚力量”,则是大城市用户升级换代的首选;新势力如小米、理想、小鹏等,正使尽浑身解数,打造属于自己的“国民爆品”,新老玩家横冲直撞,谁能笑到最后真不好说。
细扒细想,每月销量也就那点猫腻:要么压库,要么搞活动、发优惠券,到头来谁家摸得准真实终端数据?不过有个不争的事实:终端市场的活力摆在那里,品牌变天的速度比谁都快,去年看着还在后排舔盘子,今年就能摇身一变爬头阵。谁说造车不是江湖?拳怕少壮,榜首轮流坐,这台戏还没到大结局。
最终还是得看消费者的选择,谁能一直拿出真货色,谁就能在这个新江湖稳当坐下。9月的这场纯电混战,先过了万人关口的12位选手,是今年最亮的“六脉神剑”。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