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期间,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出现了现实版的“人在囧途”。有的人排了4个小时队,都没轮到充电。有的人在零下的温度里,裹着棉被熬夜等待充电。这场景比春运还要精彩。
充电桩前的人生百态
在成都到西昌的高速上,有个电车司机瞅见服务区有12辆车在排队,便信心十足地朝着下一个服务区驶去。哪成想,爬坡的时候电量下降速度比双十一剩下的钱还快。到最后,出现了50辆车排队等着充电的场景,这可把他给整得彻底服了。这老兄现在肯定老后悔没带上帐篷了,毕竟服务区的长椅比春运时的火车站还难占到 。
石棉服务区变成了大型露营的地方,棉被成了最受欢迎的装备。那里海拔高,气温低,在充电桩前排队的人们裹着被子,浑身发抖,那模样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冰与电之歌》。建议下次带个烧烤架,一边充电一边撸串,把焦虑变成食欲。
插混车主的优越感时刻
纯电车车主在寒风里排队时,插混车主在服务区优哉游哉吃泡面。插混车主加满油只需5分钟,瞅见隔壁充电站排着长队,嘴角忍不住往上翘。有网友讲老婆坚持买插混太明智了,这次五一跑了一千多公里,油耗才四毛多,省下的时间能看两季《甄嬛传》 。
数据表明今年五一期间高速上有6650万辆车,其中新能源车辆占比为20%。这意味着每五个车主当中就有一个在为电量问题而焦虑,其余四个则在加油站的空调房里刷抖音。这种差距比学区房与非学区房的房价差距还要显著。
服务区的魔幻现实
川内最高的服务区成了临时露营的地方,充电桩成了稀少的资源。有经验的司机直接带着棉被上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在拍《流浪地球》的番外篇。建议国家电网在服务区开展租赁业务,充电赠送毛毯,肯定能登上热搜。
这个五一,全国有3.15亿人踏上旅途,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为90%,奈何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出行。热门线路充电需求是平常的3倍,排队起码两小时。建议下次假期前,国家电网能弄个“充电桩预约”功能,这可比抢演唱会门票还带劲。
新手的血泪教训
第一次开电车跑长途的司机可太惨了,他们天真地觉着和市区充电一样便利,结果却发现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到,有人连续找了三个服务区都排不上队,最后只能关掉空调来省电,体验了一回原始人的日子 。
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早就把规律摸得门儿清,在上坡路段,电车电量掉得比股票暴跌还快,所以必须得提前规划。新手们这下才明白,为啥电车论坛里都在讨论“充电桩导航技巧”,这东西简直就是一门玄学。
行业难题待解
充电桩数量看上去好像足够使用,然而到了节假日大家集中出行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情形就好比火锅店平常冷冷清清没什么人,到了周末一下子来了一百桌客人,结果后厨直接陷入瘫痪状态。专家表示车桩比需要进行优化,可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议先给每个充电桩配备一个按摩椅,毕竟等待充电的时间长得足够去做大保健十次了。
数据表明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了20%,然而配套措施明显没能跟上节奏。这情形如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了,可是宿舍数量却没有增加,新生只能在地上铺东西睡觉。要是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电车的销售量早晚得碰到上限。
出行建议很实在
老司机们归纳出一个道理,节假日跑长途油车更可靠,除非你想把假期体验变成“充电桩露营主题游”,不然别轻易去试。有个网友说得挺对,买电车是为了省钱,可把时间成本算进去,就等于白省了。
要是非得开电车出去,那得这么准备:带够吃的,下好电视剧,备好扑克牌。毕竟等的时间能看完《指环王》三部曲加长版,没准还能顺便写篇影评。
瞅完这些真事,你还觉着电车适合节假日跑长途吗?欢迎在评论区讲讲你充电时的奇葩经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