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6天亮相!全球首搭易三方SUV,续航1300km,剑指理想L9
再等6天。
上市倒计时的秒针滴答作响。
2026款腾势N9,终于要来了。
全球首搭“易三方”平台——这不仅仅是一句宣传语。它意味着比亚迪把最尖端的技术,全部压在了这一台车上。
你问这是什么?
是180km/h高速爆胎不侧翻的能力。
是毫秒级响应湿滑路面的主动干预。
是在极端工况下,为全家人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
理想L9已经定义了“移动的家”。
冰箱。彩电。大沙发。
温馨。舒适。有温度。
但腾势N9想问一句:如果家没了方向呢?
如果路面突然结冰?
如果前方货车突然掉落障碍物?
——你的“家”,还能稳稳停住吗?
所以它来了。
带着超过1300km的综合续航。
带着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
带着无图城市领航功能,不依赖高精地图也能穿行复杂路口。
这不是简单的对标。
这是重新定义旗舰SUV的安全边界。
我们总说智能驾驶是为了便利。
可真正的智能,难道不该首先是保命吗?
易三方平台的核心逻辑很冷酷:预防失控。
不是事后补救。
不是气囊多几个。
而是从动力分配、转向控制到车身姿态,全程动态预判与干预。
四个电机独立驱动。
每个轮子都能单独加减速。
过弯时内侧后轮甚至可以反向转动——实现原地掉头?不。是为了在紧急变线时,让车身姿态更稳定。
这种技术,日常用得上吗?
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那种极限场景。
可一旦遇到……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理想L9的舒适哲学深入人心。
空气悬架调得像云。
二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一应俱全。
第三排也不委屈孩子。
但腾势N9选择了另一条路。
它更像是一个沉默的父亲。
外表沉稳,内里刚强。
不张扬,却随时准备挡下一切危险。
它的豪华藏在细节里。
紫瑢金与红雅金双拼色车身——东方美学的现代演绎。
内饰虽未完全曝光,但腾势一贯的皮质、木纹、金属饰件水准,不会让人失望。
可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份“安全感”的具象化。
你知道它能扛住180km/h的爆胎测试。
你知道雨雪天它不会轻易打滑。
你知道哪怕驾驶员分神,系统也能及时接管。
这种安心感,比多一块屏幕更珍贵。
再说智能驾驶。
腾势N9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端到端无图方案已上线。
城市NOA覆盖广,学习能力强。
理想AD Pro也很成熟。
用户反馈好,迭代快。
但它仍部分依赖高精地图。
而腾势走的是纯视觉+激光融合路线。
理论上适用范围更广。
偏远县城、新建道路,照样开。
但这需要海量数据训练。
也需要用户信任。
挑战当然存在。
“易三方”的价值太抽象。
普通消费者很难感知。
不像大屏看电影那么直观。
品牌力呢?
理想在家庭用户心中已有图腾地位。
腾势虽背靠比亚迪,高端形象仍在塑造中。
怎么让用户理解“毫秒级干预”有多重要?
怎么让他们愿意为看不见的守护买单?
这需要时间。
也需要一场场实测直播。
一次又一次的公众教育。
但趋势已经清晰。
未来的旗舰SUV竞争,不再只是空间和娱乐的比拼。
底层安全技术,正成为新的制高点。
你可以说腾势N9“技术过剩”。
可正是这些“过剩”的技术,才推动行业前进。
当年ESP也被认为多余。
现在已是标配。
或许十年后回看,2026年的腾势N9,正是那个把主动安全推向新高度的起点。
它不讨好所有人。
它只为那些把家人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人打造。
他们不需要花哨的功能堆砌。
他们只想要一辆——无论风雨、无论路况,都能平安回家的车。
1300km续航解决了里程焦虑。
无图智驾打通了使用场景。
而易三方,则守住了最后底线。
这不是理想L9的对手。
它是另一种答案。
当所有人都在造“移动的客厅”时。
有人在造“移动的生命舱”。
值得尊敬。
也值得期待。
6天后见真章。
市场会给出最终判决。
但有一点已确定:
高端家庭SUV的战争,从此进入深水区。
不再是配置表的数字游戏。
而是价值观的选择。
你要一个温暖的家?
还是要一个绝对安全的堡垒?
或者……两者兼得?
未来会不会有车型,既懂温情,又懂守护?
我们等着。
看着。
思考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