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地车前叉:从弹簧叉到油气叉,你该选哪款

前叉,作为山地车中的关键部件,蕴含着较高的科技价值。有行家曾言:“山地车,本质上就是车架与前叉的完美结合。”这句话充分凸显了前叉在山地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如今,配备避震器的前叉已成为主流,而纯硬前叉的山地车则较为罕见。在全球范围内,有几家厂商以其出色的前叉产品而闻名,包括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和FOX。其中,前四家厂商提供了普及型的叉子,价格亲民,仅为1000元左右,而后面两家则较为罕见,且价格偏高,即使普及型叉子也接近2000元,对于新手车友而言,可能难以承受其高昂的价格,即便购买也难以充分利用其性能,实为不必要的浪费。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前叉的介质种类。
(1)、弹簧叉:作为前叉的最低档次,它并不具备阻尼功能。其显著特点是价格亲民,仅需300元左右即可购得一款性能不错的产品。
(2)、阻力胶:以阻力胶为工作介质,同样不具备阻尼功能。其价格适中,性能表现处于中等水平。但需注意的是,阻力胶在使用三年左右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需要及时更换。
(3)、油簧叉:这种叉子以弹簧为回弹介质,配合油作为阻尼。其特点在于重量较重,但耐用性极强。弹簧的使用使得回弹效果较为流畅,同时对小震动的反应也十分灵敏。此外,每半年左右需要更换一次避震油,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
(4)、油气叉:这种叉子以空气为回弹介质,辅以油作为阻尼。相较于油簧叉,其重量更轻,但耐用性略有降低,但仍然足以应对普通越野活动。每半年需要充气一次,车行通常会提供免费的气筒服务,或者也可以单独购买,价格约在200元左右,并配备气压表。空气作为回弹介质的优势在于其更轻的重量,这在高速越野中有助于保护骑行者的手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油气叉对小震动的反应可能不如油簧叉那么灵敏。

前叉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遇到障碍物时,前叉会被压缩;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会利用空气的回弹力恢复到原始长度;这个回弹的速度会受到油阻尼的影响,从而调节弹跳系统的力度。
新车友们可能对前叉的一些专业术语或英文名称感到陌生,这里我简要解释一下: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最大长度。一般XC骑行选用80mm行程的叉子就足够了。但若喜欢飞跳动作,那么140-160mm的长行程叉子会更合适。速降骑行则需选择180mm以上的超长行程叉子。

弹跳(Spring):当前叉遇到障碍物压缩到极限时,它会在介质(如阻力胶、弹簧或空气)的作用下迅速恢复原长,这个过程被称为弹跳。

回弹(Rebound):在弹跳后,前叉会再次压缩并恢复原长,这个过程被称为回弹。回弹的速度受到油阻尼的影响,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名词。

阻尼(Damping):它决定了回弹的速度。在高速行驶时,过快的回弹可能会使骑行者被弹飞,而过慢的回弹则可能导致在连续障碍物时行程缩短,影响骑行手感。

回弹调节(Rebound Adjustment):这是一个高级功能,带有此功能的叉子价格通常更高。但例如马祖奇的Z3经典叉就配备了这一功能,尽管它现在可能已经停产。另外,RockShox的带SL后缀的叉子也提供了此功能。

这个功能允许骑行者无需更换油的浓度,就能调节回弹的速度。在越野骑行中,根据路况的不同,可能需要调节回弹的速度。例如,在小石头路或泥路上骑行时,可能需要较快的回弹;而在岩石或大落差的路段上,则需要较慢的回弹。

回弹调节旋钮通常位于前叉的左侧。通过转动旋钮,可以改变油孔的大小,从而控制单位时间内油的通过量,进而延长出油时间,达到调节回弹速度的目的。这个原理与饭店中带孔的塑料盐瓶相似。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出发,将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尼调节可能更容易理解,因为回弹的速度正是通过调节油阻尼的进出量来控制的。
锁死功能:在骑行过程中,通过一个专用的旋钮,可以将前叉锁死,使其丧失对障碍物的减震反应,类似于硬叉。这一功能有助于减少骑行时的懈力,使爬坡变得更为轻松,同时也能在长途骑行中节省体力。

避震油的选择:摩托车前叉避震油可以在摩托车店购买,并与山地车通用。选择时,应挑选清澈的油品,因为自行车的重量远不及摩托车。油的清澈度越高,阻尼效应越不明显,从而使得回弹速度更快;而浓稠的油则会产生明显的阻尼,导致回弹速度减慢。

品牌与选购:市场上,RockShox和Marzocchi是两大主流品牌。前者源自美国,后者来自意大利。然而,自2004年起,价格亲民的普及型前叉已逐渐转为台湾生产。有资深车友反映质量有所下降,但对于新手而言,在低强度使用下,这样的前叉足以应对三年以上的使用需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