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则“一汽或收购零跑10%股权”的传闻,引爆资本市场。零跑股价应声暴涨,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事到底靠谱吗?
零跑刚交出的半年报堪称漂亮。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连续五个月销量第一,交付22.17万辆,这不是待救的病人,而是行业黑马。
更关键的是,零跑模式早已成型。全栈自研,智能化掌握在手,海外设厂稳步推进,国内规模盈利。这样的企业,从现金流到技术积累,都进入了上升周期。对于零跑来说,根本没必要依附于一汽。
反过来看一汽。红旗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奔腾也在中低端拼销量,合资板块依旧是现金牛。问题在于,一汽确实新能源转型慢了一步,但并非没有自研能力,它缺的不是销量伙伴,而是组织效率。
更重要的是,一汽本身并非上市公司,不需要通过并购新势力来讲故事拉股价。它追求的是央企层面的政绩与战略协同。如果真要收购,目标应是有设计能力却撑不下去的,比如极越、高合,而不是已成规模的零跑。
资本市场的逻辑往往不同。零跑股价上涨,本质在于投资者相信“一汽入股”能带来确定性背书。消息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金找到了借口,把零跑推上风口。
对比来看,零跑不缺资金,不缺销量,也不缺技术;一汽不缺品牌,不缺渠道,也不缺政绩。双方并无收购需求。所谓10%股权收购,更像是一场资本的烟雾弹。
在新能源汽车大牛市的今天,谣言本身就是最好的背书。它不需要落地,就足以让零跑的股价持续升温。真正的问题是,市场能在多少天后识破这个幻影。
所以,结论只有一个:一汽收购零跑的几率极低。与其说是产业逻辑,不如说是资本游戏。零跑的未来,靠的还是销量与技术,而不是一纸传闻。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