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掏光裤兜借钱买沃尔沃的吉利,现在不仅把沃尔沃养成了下金蛋的鹅,还给自己攒了4800亿的汽车帝国。
当年被嘲讽“县城小伙硬娶超模”的李书福,用这场“蛇吞象”的豪赌,给中国车企上了一堂全球化的硬核实操课,如今15年过去,吉利到底赚了多少?
2010年春天,瑞典哥德堡飘着雪,李书福揣着抵押全部家当凑的120亿人民币,像闯进奢侈品店买打折包的暴发户。
当时沃尔沃正被福特当烫手山芋甩卖,全年亏44亿还带个“欧洲病号”的标签。
吉利自己呢?全年净利润11.8亿,相当于拿要饭的钱盘下五星级酒店。
瑞典记者蹲在沃尔沃总部楼下嘀咕:“这中国人是不是把全村存款都搬来了?”
这场“借钱娶媳妇”的戏码玩得比高利贷还刺激。
大庆国资委出30亿换工厂落地,上海嘉定押上20亿地皮,连成都政府都拿出租车订单当嫁妆。
最骚操作是跟卖家福特借2亿美元,相当于找前男友借钱追他前女友。
李书福后来在节目里抖包袱:“你们算算,光沃尔沃4300项专利就值50亿美元,这买卖亏本我直播倒立喝机油。”
买完第二天就开始“技术抽血”。
李书福把沃尔沃的硼钢车身和城市安全系统当教材,让吉利工程师连夜开抄。
博越SUV直接移植沃尔沃防撞梁,碰撞测试分数硬拉高30%。
最狠的是搞出CMA模块化架构,让领克、极氪、沃尔沃XC40共用骨架,每辆车研发成本砍掉30%。
瑞典工程师在哥德堡搞研发,宁波工厂同步量产,活脱脱上演“欧洲设计,义乌速度”。
2021年沃尔沃上市敲钟,市值飙到180亿美元那刻,李书福在台下笑得像中了双色球。
吉利持股价值翻9倍净赚1150亿,相当于每天睁眼就捡3300万。
这还不算每年从沃尔沃收的50亿专利费——吉利星越L用的Drive-E发动机、极氪001的电池管理,全是北欧技术的“私生子”。
借沃尔沃的欧洲4S店,领克直接把4S店开到阿姆斯特丹运河边。
30万的定价把“中国车=廉价”的标签撕得粉碎,荷兰人排队刷卡时还以为买的是沃尔沃平替。
成都和大庆的沃尔沃工厂更狠,产的XC60不仅内销,还返销欧洲130国,把“中国制造”刻进老外车钥匙里。
这场收购最值钱的不是账面数字,而是改写了游戏规则。
当年被福特当技术血包的沃尔沃,现在反过来给吉利当技术奶牛。
雷神电混系统续航干到2000公里,用的是沃尔沃燃烧专利;极氪上市时把沃尔沃碰撞数据当卖点,气得BBA连夜改宣传册。
连奔驰都跑来求合作,生怕错过这辆中国快车。
当然硬币有B面。
2024年沃尔沃电动化转型烧掉208亿,净利润暴跌27%,欧盟反补贴调查更让匈牙利工厂订单砍三成。
但李书福玩得贼溜:减持沃尔沃套现96亿转手砸200亿搞极氪研发,顺便把蔚来500座换电站收编成自家充电联盟。
这波操作就像把沃尔沃当旧手机,拆了零件装进新旗舰。
回头看这场豪赌,早超出商业范畴。
它撕开了西方技术霸权的口子——从跪着买图纸,到站着定标准。
当年福特把沃尔沃当抹布扔,现在李书福用北欧技术反攻欧洲,把“借壳生蛋”玩成产业链降维打击。
这哪是收购?分明是中国制造给全球汽车业开的MBA速成班。
当李书福在最新财报会说“沃尔沃只是拼图一角”时,台下瑞典分析师的表情,和15年前那群举相机的记者一模一样。
历史总是轮回,但这次执笔的换成了穿西装的台州老板。
这场掏空家底的冒险,不仅赚回十倍身家,更给中国车企换了颗敢跟巨头掰腕子的胆子——毕竟现在全球每卖30台车,就有一台流着吉利沃尔沃的混血基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