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全面停产!加拿大突然倒戈,欧盟“慌了”

最近汽车圈最大的瓜,莫过于德国大众部分工厂全面停产的消息,啊思刚看到的时候都有点不敢信,毕竟这是欧洲汽车业的龙头老大,怎么说停就停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停产背后不光有芯片供应的老问题,还掺着加拿大突然倒戈的新变数,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欧盟是真的有点慌了神

德国大众全面停产!加拿大突然倒戈,欧盟“慌了”-有驾

先说说大众停产这事,据公开报道,这次停产的主要是德国本土的几家核心工厂,涉及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多条生产线,直接影响了上万名员工的工作节奏。有人觉得是常规的产能调整,但懂的都懂,现在这个时间点,车企停产十有八九和供应链有关。果不其然,后续消息透露,停产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车规级功率芯片断供,而这背后,就绕不开之前中荷之间的芯片博弈。

德国大众全面停产!加拿大突然倒戈,欧盟“慌了”-有驾

可能有人会问,车规芯片有那么重要吗?啊思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在的汽车早就不是单纯的机械产物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上的芯片数量能达到上千颗,其中功率芯片就像是汽车的 "心脏瓣膜",负责调节电能分配,不管是驱动电机还是车载空调,都离不了它。而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场里,安世半导体的份额占了相当大一块,这家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的企业,70% 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中国东莞,这就意味着,中国在这个关键环节握着不小的话语权

之前荷兰突然出手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想把这家企业的控制权抢回去,结果中国直接出台出口管制,切断了东莞工厂的芯片出口。这一下欧洲车企就遭了殃,大众、宝马这些依赖安世芯片的厂商,库存很快就见了底。啊思猜测,大众这次停产,恐怕就是芯片库存撑不住了,毕竟车规芯片的生产周期长,不是说补就能补上的。

德国大众全面停产!加拿大突然倒戈,欧盟“慌了”-有驾

本来芯片断供就够欧盟头疼了,加拿大这时候突然倒戈,更是让欧盟雪上加霜。大家可能不知道,加拿大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锂、钴、镍这些新能源汽车必备的关键原材料,加拿大的储量和出口量都排在世界前列。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很依赖从加拿大进口这些矿产,毕竟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是绕不开的关键。

可就在最近,加拿大突然宣布调整矿产出口政策,对部分战略矿产的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管控,还暂停了几家中国企业在加的矿产项目。这看似是针对中国,实则直接戳中了欧盟的软肋。啊思算了算,欧盟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锂资源,有近三成来自加拿大,钴资源也有两成左右,加拿大这么一管控,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直接就被卡了脖子

德国大众全面停产!加拿大突然倒戈,欧盟“慌了”-有驾

有人觉得加拿大这是在跟风美国,毕竟美国一直想拉拢盟友构建所谓的 "供应链联盟",把中国排除在外。说实话,这可能性很大,毕竟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摆在那,在对华政策上经常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但加拿大可能没考虑到,欧盟的产业链和中国的绑定程度远超想象,这么一折腾,最先受伤的不是中国,反而是依赖矿产和芯片的欧盟车企。

欧盟现在是真的慌了,一边是芯片断供导致工厂停产,一边是关键矿产供应受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之前欧盟还雄心勃勃地推出《芯片法案》,想在 2030 年把欧洲的芯片产能提升到全球 20%,结果现在别说提升产能了,就连现有的产能都因为缺芯难以维持。更让人无奈的是,欧洲的芯片产业严重依赖外部供应链,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分散在全球各地,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影响。

啊思认为,欧盟之所以陷入现在的困境,核心问题还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足。这些年欧盟一直追求全球化分工,把很多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到了老外,自己只保留了高端研发和品牌运营,看似降低了成本,实则丧失了产业链的主动权。就拿芯片来说,欧洲虽然有 ASML 这样的光刻机巨头,但在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实力远不如中国、美国和韩国,一旦外部供应出问题,就只能坐以待毙。

再说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欧盟虽然在品牌和技术上有优势,但上游的矿产资源、中游的芯片和电池制造,都严重依赖外部供应。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电池制造、芯片封装测试、矿产加工等环节都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欧盟想脱离中国构建独立的供应链,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加拿大这次调整矿产出口政策,正好暴露了欧盟产业链的脆弱性,没有稳定的矿产供应,再先进的汽车技术也没法转化为实际产能。

可能有人会说,欧盟可以找其他国家替代中国和加拿大啊?但说实话,这谈何容易。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长期投入,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产能的;芯片产业链的构建更是复杂,涉及技术、人才、资金等多个方面,欧盟想在短期内补齐这些短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拿车规芯片来说,除了安世半导体,全球能大规模供应的厂商并不多,而且这些厂商的产能也早就饱和了,欧盟想临时换供应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产能可以承接。

啊思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次大众停产之后,欧盟内部的分歧也开始显现。德国作为汽车产业大国,主张尽快和中国恢复合作,保障芯片和矿产供应;而一些东欧国家则更倾向于跟随美国,继续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这种内部分歧,只会让欧盟在应对供应链危机时更加被动,难以形成统一的应对策略。

说实话,欧盟现在的处境,给我们提了个醒,产业链自主可控真的太重要了。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推动产业链升级,在芯片、电池、矿产加工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就是为了避免被别人卡脖子。就拿芯片来说,中国不仅有安世半导体这样的企业,还有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虽然在高端芯片领域还有差距,但在车规级芯片、功率芯片这些领域,已经形成了很强的竞争力。

再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从矿产加工到电池制造,再到整车组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这种产业链优势,不是短期内能被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虽然想构建独立的供应链,但始终离不开中国的原因。

加拿大突然倒戈,看似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实际上也让更多国家看到了供应链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风险。啊思猜测,接下来会有更多国家选择和中国加强合作,毕竟中国的产业链完整、供应稳定,而且中国一直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会像加拿大那样随意调整出口政策。对于欧盟来说,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下意识形态偏见,和中国恢复正常的经贸合作,保障芯片和矿产供应,否则只会让自己的汽车产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话说回来,德国大众这次停产,或许也是一件好事,能让欧盟真正意识到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能让他们看清跟随美国搞 "脱钩断链" 的危害。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想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加拿大这次倒戈,短期内可能会给欧盟带来一些困扰,但长期来看,只会让欧盟更加清醒,更加重视和中国的合作。

啊思认为,未来的全球供应链,不会是单一国家主导的,而是多极共存、相互合作的格局。中国会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和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同时也会继续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而欧盟如果能认清形势,放下偏见,和中国携手合作,不仅能解决当前的供应链危机,还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的发展。

最后啊思想说,德国大众的停产和加拿大的倒戈,只是全球供应链调整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单边主义的行为都不会长久,只有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欧盟现在虽然慌了,但只要及时调整策略,加强和中国的合作,还是有机会化解当前的危机的。毕竟,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